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大雨后作》
《六月大雨后作》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推上沧溟犯玉京,业龙鼓怒恣纵横。

青天忽破鬼神走,黑雨骤来山岳倾。

混沌重新开覆载,虚空顿觉发光明。

如今清净浑无碍,一日南风万物荣。

(0)
鉴赏

这首诗《六月大雨后作》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雨过后自然界的壮观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推上沧溟犯玉京”,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雨从深海涌出,直冲天际的磅礴气势,仿佛是大海在挑战天界,充满了强烈的动感和震撼力。接下来,“业龙鼓怒恣纵横”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场大雨的威力,如同愤怒的龙在天空中肆意翻腾,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不可阻挡。

“青天忽破鬼神走,黑雨骤来山岳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乌云遮蔽,大雨如注,连山岳都为之动摇,形象地描绘了暴雨的突然降临及其带来的强烈冲击感。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壮丽,也隐含了自然界力量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混沌重新开覆载,虚空顿觉发光明”则表达了大雨之后,世界仿佛经历了一次重生,混沌之中孕育出了新的秩序,天空重新焕发出光明,寓意着经过洗礼后的世界更加纯净、生机勃勃。这一转折,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生命重生、希望重燃的哲理思考。

最后,“如今清净浑无碍,一日南风万物荣”两句,总结了大雨过后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万物复苏的景象。南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温暖,也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万物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力顽强、自然界循环往复规律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希望和自然循环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双溪晓望

楼居无俗梦,山晓不闻鸡。

日出鸟鸣竹,雾开人渡溪。

沙田秋稼晓,野町宿云低。

欲卜诛茅处,终焉共遁栖。

(0)

送王则之假归

千里一相送,郊云黯不飞。

潼关何处是,孤雁独西归。

柳暗秦川失,天高陇树微。

如何向歧路,春色正芳菲。

(0)

竹素园诗·其一

城隅饶绿野,况复傍沧洲。

碧树藏朱阁,澄潭下白鸥。

入林但嵇阮,开径只羊求。

不恋区中赏,真同汗漫游。

(0)

山居杂兴

秋色横川度,终朝自掩扉。

已便麋鹿性,不负芰荷衣。

有酒山堪对,无官客到稀。

愚公真类我,久息汉阴机。

(0)

真州夜泊

远树千帆出,孤城一水分。

江波翻射日,山气郁成云。

断雁寒相叫,盟鸥晚自群。

愁心将落叶,良夜共纷纷。

(0)

西湾晚棹

一水南湖外,逶迤白石门。

鸣榔穿曲涧,排荇入深村。

万树中流合,群山落照昏。

正愁高兴尽,渔父过清樽。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