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三砺十首·其八》
《十三砺十首·其八》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偶背文明时,万事暗苍莽。

诏汝一世人,父亡子焉往。

良心油然生,千载垂清响。

与道同周流,光明塞穹壤。

(0)
鉴赏

这首诗《十三砺十首(其八)》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思考和对道德、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偶背文明时,万事暗苍莽”,开篇即以“文明”与“苍莽”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在文明背离之时,世间万物陷入了一片混沌不明的状态。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也体现了他对道德沦丧、人心迷失的深切感慨。

接着,“诏汝一世人,父亡子焉往”一句,通过“诏汝”这一拟人化的手法,强调了个人在世间的责任与使命。在父亲(象征着先辈或传统)去世后,作为子女(象征着新一代)应当如何继续前行,承担起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成为诗中的核心议题。

“良心油然生,千载垂清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自觉和个人良知的重视。他认为,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如同清泉之于大地,能够穿越千年,留下不朽的回响。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期许,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呼唤。

最后,“与道同周流,光明塞穹壤”将主题升华至宇宙层面,强调了道德与真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与自然之道同在,光明照耀天地之间,寓意着道德的力量超越时空,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体与社会、道德与自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郑思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具有强烈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郊行漫兴

山桥野店酒盈卮,拄杖无钱欲典衣。

日暮杨花太无绪,随风却自渡江飞。

(0)

送张舍人还永嘉

几年相忆在京畿,一遇吴门便拂衣。

君似舟前夜潮水,才临江口又西归。

(0)

吹笛因怀友人

玉笛横吹入夜分,中天华月度流云。

苕川两岸春风起,飞尽梅花不见君。

(0)

卧病双溪山馆见月寄张有功

溪边桑柘映双流,病里萧条赋四愁。

坐雨几宵方见月,别君一日已成秋。

山深倦鹊犹依树,风静飞萤自上楼。

托迹文园须共遣,莫因乡国叹羁留。

(0)

送周雨山还金陵

戚戚在歧路,茕茕归邺都。

病多双鬓换,天远一身孤。

晚饭到吴市,秋吟向野芜。

扁舟今夜月,难遣客愁无。

(0)

六言绝句四首·其三

昨夜雷声送雨,朝添绿水满池。

船尾新来翡翠,沙边久立鹭鸶。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