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
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
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
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
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
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
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
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
这是一首描写友情和自然景物的诗歌。从前两句“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可以看出诗人与朋友在一个温暖的春日共同度过夜晚,并且选择了一个靠近城镇的地方作为他们的临时居所。
接下来的“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一起从山中出来,完成了一些事情,并且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游戏或者赌博)赢得了他人的信任或友谊。这里的“藉手”是一种古代的习俗,用手势来决定胜负。
“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表明在当下的情况下,诗人和朋友之间不再有虚名与实质的区别,因为他们都投身于那片云雾之中,隐喻他们已经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默契。
最后,“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则描绘了一种重逢时的场景,他们彼此相视而笑,没有人能比这种情谊更珍贵,就像白银一样纯净无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友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他们在一起时那种超脱尘世的愉悦心境。
竹寺题名一半空,衰荣三十六人中。
在生本要求知己,垂老应怜值相公。
敢望燮和回旧律,任应时节到春风。
若为问得苍苍意,造化无言自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