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
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
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
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
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
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
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
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
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
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
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
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
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梅尧臣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西湖春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即将来临的新任命的喜悦。首联“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揭示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无常,而春天的创造力却始终如一。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湖水、濠桥、亭台、寺宇等意象,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邻近的人文气息。
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舞者的发髻间摇曳,水草轻柔地缠绕着渔线,富有画面感。音乐与歌声也融入其中,“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体现了春日里的娱乐活动。
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和欢乐时光能让人忘却俗务,洗净心灵,“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他沉醉于与友人的交往,赋诗敏捷,才华横溢,“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他对屈原和陈子昂等古代文人的敬仰,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最后,诗人得知友人朱学士将赴宛丘任职,欣喜之余,以诗相赠,表达对友人春风得意的祝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收束全诗,传递出对友人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又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未来的期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