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遥遥,天未明。
铜龙鼓响霜满城,驱车出门何处行?
货多车重牛不进,竹鞭鞭牛牛力尽。
车遥遥,不可留。
我身愿化车下轮,千里万里从君游。
车遥遥,不可止。
我身愿化山下石,摧君之车君乃已。
车遥遥,天未明。
铜龙鼓响霜满城,驱车出门何处行?
货多车重牛不进,竹鞭鞭牛牛力尽。
车遥遥,不可留。
我身愿化车下轮,千里万里从君游。
车遥遥,不可止。
我身愿化山下石,摧君之车君乃已。
这首明代袁宗的《车遥遥》描绘了一幅清晨赶路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车遥遥,天未明”展现了出行时的朦胧与艰辛,暗示了旅途的漫长和早起的辛劳。接着,“铜龙鼓响霜满城”运用象征手法,铜龙鼓声象征着催促和紧张的气氛,霜满城则烘托出冬日早晨的寒冷。
“驱车出门何处行?”引出疑问,暗示未知的目的地和旅途的不确定性。接下来,“货多车重牛不进”描绘了货物繁重,牛儿力竭的情景,反映出生活的艰辛和人力的局限。“竹鞭鞭牛牛力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艰难,竹鞭虽无情,却不得不驱使疲惫的牛前行。
诗人的情感在“车遥遥,不可留”中达到高潮,他愿意化身为车下的轮子,无尽地跟随主人远行,表达了对忠诚和陪伴的执着。最后两句“车遥遥,不可止。我身愿化山下石,摧君之车君乃已”,诗人甚至愿意变成路边的石头,只为阻止或减轻主人的劳累,展现出深沉的爱与牺牲精神。
整体来看,《车遥遥》是一首寓言式的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表白,展现了人与命运抗争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深眷恋。
丹鹤结青士,玄鹿侍苍官。
寿仙堂下,应伴凫舄戏莱斑。
麟记当年绣绂,燕剪今朝彩胜,淑气逐椒盘。
孕毓阳和粹,独占一春先。平淮了,勋业盛,傲东山。
中原犹待经略,趣诏凤池还。
更数尧阶五荚,又上华封三祝,千载圣须贤。
即拜玉枝赐,长冠紫宸班。
昔年淮海未,邂逅安期生。
记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
区中缘未断,方外道难成。
一落世间网,五十换嘉平。
夜参半不寝,披衣涕纵横。
誓当反初服,仍先谢诸彭。
晞发阳之阿,餔啜太和精。
心将虚无合,身与元气并。
陟降三境中,高真相送迎。
琅函纪前绩,金蒲锡嘉名。
耿光洞寥廓,不借日月明。
故栖黄埃裹,绝想空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