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
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表达了诗人在清净无忧的环境中享受着丰裕闲暇的生活,每天早晨起来就去攀摘花朵和折断柳条,体现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艺术化的处理。
接着,"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探索与欣赏。在九曲连绵的城墙内外,他寻觅不到满意之处,反而是在千峰寺这个静谧的空间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里的山水风光与诗人的情操相得益彰。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则是对生命中那份超然物外的情怀和艺术追求的一种表达。这里的“高人”指的是修养高尚的人,他们饮酒不仅仅为了享乐,更有着调和身体之用的深意;而“自古风光只属诗”则强调了诗歌对于传承和表达自然美景、历史文化的独特作用。
最后,"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中,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顾,对那些曾经在静谧环境中相遇的人们表示出一种淡淡的好奇和怀念。这里没有具体指明是哪些人,但这种淡然的提问,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其语言婉约、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飞雪亭前,宜春台上。物有万殊,春无两样。
住不顾去底,犹欠劈面拳。
去不顾住底,好与拦腮掌。
直饶去住两忘,如龙似象。
未免卸下衲衣,连挥痛棒。棒折也不放,是罚是赏。
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