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归攀不得,髯在侍臣边。
彻奠新阡起,登山吉从全。
关河佳气散,夷夏哭声连。
寂寞玄宫闭,朝昏千万年。
龙归攀不得,髯在侍臣边。
彻奠新阡起,登山吉从全。
关河佳气散,夷夏哭声连。
寂寞玄宫闭,朝昏千万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名为《文宗皇帝挽词三首》之三。诗中的意境和用语都极富有古典美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悲凉的历史感。
"龙归攀不得,髯在侍臣边。" 这两句通过对龙的比喻,表达了君主与朝臣之间无法相守的无奈情怀。"龙" 在这里象征着皇帝,而"髯" 则是古人称颂官员的一种尊敬词汇,这里暗示了朝政的动荡和君臣关系的疏离。
"彻奠新阡起,登山吉从全。"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祭祀活动的情景,其中"彻奠" 是指古代的一种祭礼,而"新阡" 则可能暗示着新的祭坛或新的纪念场所被建立起来。"登山" 和 "吉从全" 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活动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关河佳气散,夷夏哭声连。"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了一种边疆战事带来的悲凉氛围。"关河" 指的是边疆地区,而"佳气" 则可能指的是战争胜利后的庆祝气氛,但这种喜悦却被"夷夏哭声连" 所打破,这里的"夷夏" 通常指的是中原以外的民族或地区,他们的哭声则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悲痛和损失。
"寂寞玄宫闭,朝昏千万年。"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对历史长河中的沉浮和沧桑变迁的感慨。"寂寞" 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冷清,而"玄宫" 则可能象征着皇权或是古代的宗庙等重要场所,这里的"闭" 字则暗示了权力的衰落和历史遗迹的封闭。而"朝昏千万年" 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深深感慨的表达,"朝昏" 通常指的是早晨到晚上,即一天的过程,但这里则被用来形容漫长的岁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边疆战事以及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卜居远喧阗,山中有清意。
中为风月轩,周诗得标置。
琴书道自乐,花柳春争媚。
纷华非所事,安恬养天智。
君家逸少后,芬芬今不坠。
文章擅场屋,孝弟先闾比。
小淹何足嗟,懿德天所秘。
酝藉勿感慨,云雷起平地。
愁云蔽日昏风发,鹅毛大片舞空阔。
阴崖冰压木枝折,一鸟不飞人足绝。
山翁口掉肩拥褐,斫竹撑茅劳架结。
堂成不用巧丹涅,却画东坡四山雪。
群石崭崭争皎洁,门外堂间两清洌。
万境一心同莹彻,石床云生湿肌发。
布被飕飕冷于铁,半夜哀猿叫山月。
山翁高哦响修越,不道妻啼忧米竭。
世事薰膏付灰灭,长安高门奔请谒。
赤日炙背沙埋辙,仆夫汗流马吐舌。
三谒不逢腹欲爇,怒气恐成疽毒裂。
狂走不须求扇暍,此堂一登能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