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千叠峰,松下两高士。
剧谈知为何,未可俗情揣。
宗苍久谢病,手迹犹留此。
过眼昔草草,补咏今尔尔。
咄哉别后思,昌黎叹所以。
云中千叠峰,松下两高士。
剧谈知为何,未可俗情揣。
宗苍久谢病,手迹犹留此。
过眼昔草草,补咏今尔尔。
咄哉别后思,昌黎叹所以。
此诗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的山峰与苍松下的两位高士对谈的画面,充满了隐逸与哲理的意味。诗人以“云中千叠峰,松下两高士”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峰峦叠嶂,松树挺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剧谈知为何,未可俗情揣”,表达了对两位高士深邃对话的赞叹,暗示他们的交谈内容超出了世俗的理解范围,充满了智慧和深意。这种对话是难以用平凡的言语去衡量或揣测的,体现了对高深学问和精神交流的尊重与向往。
“宗苍久谢病,手迹犹留此”则点明了其中一位高士(宗苍)虽然身体已病,但其精神和思想依然通过手迹得以流传,留下了不朽的痕迹。这不仅是对宗苍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精神传承和文化积淀的颂扬。
“过眼昔草草,补咏今尔尔”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过去的场景虽已匆匆掠过,但如今通过诗歌的补述,这些记忆得以被重新唤醒和珍藏。这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艺术创作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永恒存在的感慨。
最后,“咄哉别后思,昌黎叹所以”引用韩愈(字昌黎)的感叹,表达了对别后思念之情的深切感受。这里借用韩愈的名句,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底蕴,也深化了主题,使得对友情、离别和思念的探讨更加丰富和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对话的描绘,以及对时间、记忆和精神传承的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对人生哲理、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深刻洞察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