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散步出城南,风水淙淙响石潭。
残蕊树头还有几,标梅林下仅存三。
掠枝乳燕新成子,拂叶飞蛾又变蚕。
怅望丛花如梦里,静依松桧结山龛。
朝来散步出城南,风水淙淙响石潭。
残蕊树头还有几,标梅林下仅存三。
掠枝乳燕新成子,拂叶飞蛾又变蚕。
怅望丛花如梦里,静依松桧结山龛。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漫步城南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落花时节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朝来散步出城南”,开门见山地描述了诗人的活动,清晨散步至城南,为全诗定下了悠然自得的基调。接着,“风水淙淙响石潭”一句,以动听的水声和风声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石潭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引人入胜。
“残蕊树头还有几,标梅林下仅存三”两句,诗人通过观察树头残存的花朵和梅林中稀少的梅花,表达了对春花凋零的惋惜之情。残蕊和仅存的梅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触动人心。
“掠枝乳燕新成子,拂叶飞蛾又变蚕”描绘了新生与变化的场景。乳燕在树枝间穿梭,象征着生命的延续;飞蛾在叶子上轻轻拂过,似乎在寻找新的身份或转变,寓意着自然界中的生命循环与成长。
“怅望丛花如梦里,静依松桧结山龛”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面对满地落花,不禁生发出一种梦幻般的感慨,仿佛眼前的景象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美丽。同时,静依松桧结山龛,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致酒傍修竹,竹风吹我衣。
临觞曷不乐,感此盛与衰。
昔我池边柳,北风无完枝。
春芽忽可撷,弱弱不自持。
荣枯两相召,念此能几时。
要终必复始,惜我芳华姿。
自古无如何,悲歌欲何为。
聊进杯中物,日醉以为期。
人生动与衣食关,百年役役谁为閒。
四时睡足鞍马上,去岁钱塘今长安。
车愁羊肠夜险折,船畏人鲊晨惊湍。
九州一身恨自惜,使我颜色常鲜欢。
天地一气成万象,融即是江结是山。
再愿洪垆泻融结,万世更无行路难。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
人静好鸟鸣,睡馀疏雨滴。
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
尚溯紫髯翁,誓师沉马璧。
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
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
八月穫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乾死。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
昏昏落日衔远山,鸟啼车辙未得閒。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
灯前醉饱纷就眠,五更开门星满天。
长年他乡心惘然,远途辛勤难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