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路难》
《行路难》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乐府曲辞

人生动与衣食关,百年役役谁为閒。

四时睡足鞍马上,去岁钱塘今长安。

车愁羊肠夜险折,船畏人鲊晨惊湍。

九州一身恨自惜,使我颜色常鲜欢。

天地一气成万象,融即是江结是山。

再愿洪垆泻融结,万世更无行路难。

(0)
注释
动与:关联。
役役:忙碌不停。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京城。
羊肠:形容曲折的小路。
鲊:腌鱼,此处比喻船只在急流中的摇晃。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颜色:脸色,这里指心情。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洪垆:宏大熔炉,比喻自然之力。
行路难:行走困难,比喻人生艰难。
翻译
人的生活紧密关联衣食,一生忙碌又有谁真正清闲。
四季里,马背上颠簸睡眠充足,去年的钱塘今年成了长安。
车行在羊肠小道上,夜晚山路险峻令人担忧;船只畏惧清晨的急流,像鱼鲊般惊慌。
身在九州,满心遗憾只为自己,让我无法常保欢颜。
天地间万物由一气化生,融合即成江河,凝结则为山峦。
我再次祈愿,让这宏大熔炉倾泻出融和,让后世再无艰难险阻的路途。
鉴赏

这首诗名为《行路难》,出自宋代诗人张耒之手。在这短暂的生命旅途中,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对生活艰辛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万象和谐统一的向往。

“人生动与衣食关,百年役役谁为閒。”开篇即点明人生如同紧张忙碌的车马,不断地为了衣食奔波,百年光阴似转眼间逝去。这里,“役役”二字传递出一种无奈与重复的劳作感。

“四时睡足鞍马上,去岁钱塘今长安。”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空间移动的感受。年华易逝,从前在钱塘(今浙江杭州一带)的生活,如今已迁移到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对时光变迁与个人命运无常的一种反思。

“车愁羊肠夜险折,船畏人鲊晨惊湍。”这两句描绘了行旅中的艰难和恐惧。夜晚的道路崎岖不平,心中充满忧虑;在水路上,也有着对未知危险的恐惧。这两种情感交织,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挣扎。

“九州一身恨自惜,使我颜色常鲜欢。”面对生存的艰辛和自然界的无常,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之情,以及希望自己的精神状态能够保持活力与愉悦。

“天地一气成万象,融即是江结是山。”这里,诗人展现了一种宇宙观,即万物皆由一气而生,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象。这是一种哲学思考,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

“再愿洪垆泻融结,万世更无行路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希望未来的人们能够在一个没有艰辛与困难的世界里生活,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美丽憧景,也是对未来的深切祝愿。

综观全诗,张耒通过对人生、自然、时间流逝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个人对于生命意义和宇宙秩序的一种感悟与向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次金东园渔家杂咏·其六

两岸芦花飞雪絮,一江秋水接银河。

平生不结荣华梦,只把青蓑当绮罗。

(0)

四用韵·其一

寄食于人苦未佳,从来逆旅便为家。

四时长是瓶无粟,一夜偶然灯有花。

雪夜又寒谁复料,物中惟老不堪誇。

卷书危坐时相望,不觉西南各一涯。

(0)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0)

左臂痛

人生两臂重天下,濠上仙翁语意高。

不以拾遗曾坠马,可教吏部废持螯。

风寒欠护知谁过,药裹频更藉汝曹。

安得慈悲有千手,一枝才是九牛毛。

(0)

送实堂吴帅归天台二首·其二

天台一万八千丈,玉立人间第一流。

士要著书归亦乐,道堪传世外何求。

能令不作三公耳,且共相看一笑休。

渺渺层云双目短,几时归雁落沧洲。

(0)

兴宁界上

压脑文书坐得牢,偶然散诞此江皋。

一春冷雨莺花老,十日新晴麻麦高。

鸟迹窎留仓颉字,草香撷出屈平骚。

不知何许缫车动,又送新丝入鬓毛。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