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兴宁界上》
《兴宁界上》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压脑文书坐得牢,偶然散诞此江皋。

一春冷雨莺花老,十日新晴麻麦高。

鸟迹窎留仓颉字,草香撷出屈平骚。

不知何许缫车动,又送新丝入鬓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尔远离繁忙公务,来到江边的悠闲生活状态。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古代文化的深沉感慨。

首句“压脑文书坐得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平时工作繁忙,被堆积如山的公文所困的情景。而“偶然散诞此江皋”则转折到诗人偶尔抽身,来到江边享受片刻的自由与宁静。

接着,“一春冷雨莺花老,十日新晴麻麦高”两句,通过对比春日的冷雨与之后的晴天,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变化。莺花老,暗示春天的生机逐渐消逝;麻麦高,则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鸟迹窎留仓颉字,草香撷出屈平骚”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与文化。仓颉是传说中的造字者,这里借以表达文字与文明的起源;屈平即屈原,是中国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离骚》充满深邃的情感与哲理。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鸟迹与草香,联想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与传承,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深深敬意。

最后,“不知何许缫车动,又送新丝入鬓毛”两句,以缫车(古代织布机上的装置)的转动象征着生活的继续,新丝的生成预示着新生与希望。同时,新丝“入鬓毛”,既是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也是对生命不断循环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秋兴十首·其二

牛散荒陂犬应门,清砧不动静孤村。

老农去去收秋稼,野客行行锁竹轩。

市远何妨鲑是菜,家贫休厌瓦为盆。

招邀且就田间饮,禾黍登场已满原。

(0)

灵谷寺看梅五首·其一

灵谷东风放早梅,寻芳词客共徘徊。

只疑白鹤随飞锡,忽见天花满法台。

疏影离离笼淡日,清香片片洒流杯。

扬州西望江如带,东阁逢春几度开。

(0)

题大笑出门卷送李烟客三首·其二

俱是低眉者,谁为大笑人。

才名同入洛,傲骨耻干秦。

川陆征途远,湖山引兴新。

片言堪赠璧,行矣岂长贫。

(0)

四老吟和周贵谔四首·其二老僧

庞眉耳到颐,剃发雪霏霏。

面壁不知岁,栽松大几围。

谈空三世事,传法六朝衣。

振锡南天遍,西方只履归。

(0)

甲子孟秋十九日西园公过访镜园步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投赠步元韵酬之同集者尹用平温尔惇时溪桥初成十首·其八

共识禽鱼乐,微闻菡萏香。

池亭不受暑,水木自生凉。

溪暗海烟接,林深雨气藏。

数峰遥对酒,日暮转青苍。

(0)

刘觐国馈菜酬以酒

应念庾郎贫,贻来菜甲新。

偏怜摘鲜趣,欲作灌园人。

添我伊蒲馔,酬君曲米春。

西风万里客,此夕不思莼。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