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者相资体亦成,体成须要得兼明。
当知礼乐非文具,乃是其间造化名。
四者相资体亦成,体成须要得兼明。
当知礼乐非文具,乃是其间造化名。
这首诗歌颂的是儒家文化中关于礼乐的重要性。开篇“四者相资体亦成”,讲述的是礼、乐、射、御这四种修身养性之术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的完善。接着“体成须要得兼明”则强调了在达到个人修养之后,还需进一步追求内外兼备,即不仅形体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启迪。
下两句“当知礼乐非文具,乃是其间造化名”,深刻揭示了礼乐的本质。这里指出,礼乐并不是简单的仪式和音乐,它们蕴含着更高层次的意义,是通过实践来体现天道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境界。张九成以此表达了对儒家思想中“礼”的深刻理解,以及它在人文关怀中的核心地位。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精湛知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他对礼乐作为实现这一理想手段的重视。
结构幽栖处,江天欲暮时。
翠屏看更好,虚阁坐偏宜。
霞映千峰乱,潮随一棹移。
横空翻暝色,绝岛起孤吹。
倦鸟投林速,归云到峡迟。
喜看群动息,觉与众缘遗。
忽忽浮生事,悠悠千古思。
且将娱晚兴,聊复撚吟髭。
胜事君多会,高情我最知。
愧非陶谢手,细写入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