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感怀八首·其七》
《秋日感怀八首·其七》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蟠龙塘上旧菟裘,万古伤心土一丘。

未有涓埃酬鞠育,空馀涕泪洒松楸。

岁时独为烝尝谨,禾黍行将次第收。

寂寂思庵秋日晚,荒苔落叶不胜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秋日感怀八首》中的第七首,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故人和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哀思。

首句“蟠龙塘上旧菟裘”,以“蟠龙塘”这一特定地点作为背景,暗示了诗人曾经生活或游历于此,而“旧菟裘”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接着,“万古伤心土一丘”一句,通过对比宏大的时间概念(万古)与具体的地理空间(一丘),强调了个人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脆弱,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

“未有涓埃酬鞠育,空馀涕泪洒松楸”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自认未能为养育自己的土地做出任何贡献,只能以泪水寄托哀思,祭奠逝去的亲人或朋友。这里,“松楸”常用来指墓地,象征着对逝者的悼念。

“岁时独为烝尝谨,禾黍行将次第收”则转而关注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农事活动,通过“岁时”、“烝尝”(古代祭祀祖先的仪式)和“禾黍”的丰收,表达了对生命循环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安宁的祝愿。

最后,“寂寂思庵秋日晚,荒苔落叶不胜愁”以“思庵”(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之地)和“秋晚”为背景,渲染了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随着秋日的渐晚,荒芜的苔藓和飘落的树叶,不仅映衬出自然界的凋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哀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春燕·其一

画梁仍在故巢倾,谁遣依人又此行。

日暮庭空飞不去,閒花于我旧关情。

(0)

东钱湖绝句·其一

东湖风景过西湖,史相祠宫列画图。

不用舟人频指点,留诗欲吊岳坟孤。

(0)

隐学寺

访古叩襌关,招提尽日閒。

鸟啼青嶂里,僧语翠微间。

今日栖真地,前朝隐学山。

石坛芳草碧,墓道落花殷。

德洽民心服,身罹国步艰。

代周知逊位,命楚反羞颜。

凤去彭城路,龙潜越水湾。

惟留翁仲在,不见令威还。

碑藓应难认,烟萝巳倦攀。

陇云同杳杳,涧水自潺潺。

暝合千峰紫,香残一径斑。

夕阳归兴缓,清磬隔尘寰。

(0)

过山海关

长城古堞瞰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衰草戍秦兵。

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鸣。

闻道边陲烽燧息,书生直欲勒燕铭。

(0)

茗屿

湑湑海气白,楚楚衣冠聚。

谁开高奥灵,太尉体光贮。

缅仰世则公,乐兹清茗屿。

(0)

冬暖

一冬天气暖如春,除夕将临更骇人。

细雨浮萍潜鲤跃,轻雷宿草蛰蛇伸。

洪炉兽炭徒誇富,陋巷鹑衣未觉贫。

欲向梅花问消息,不知桃李巳争新。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