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拜霞屿待制伯祖墓下》
《拜霞屿待制伯祖墓下》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难寻华表与丰碑,三尺坟台山四围。

翁仲多年苍佩剥,子孙寒食纸钱稀。

瘦藤拔地长蛇走,灌木维垣野鼠肥。

远也久违乡族去,忍将椒酒酹斜晖。

(0)
翻译
难以找到华表和丰碑,小小的坟墓被山峦环绕。
墓前的石像历经风霜剥蚀,清明时节子孙祭品稀疏。
枯藤在地上蜿蜒如蛇,矮树丛围绕着墙壁,野鼠在那里繁衍生息。
长久远离故乡亲族,只能忍心用花椒酒祭奠落日余晖。
注释
华表:古代的一种标志性的建筑,用于指示方向或纪念。
丰碑:高大的纪念碑,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事件。
三尺坟台:简陋的小坟墓。
山四围:四周都是山。
翁仲:古代石人,常立于陵墓前。
苍佩剥:指石像因岁月而剥落。
子孙寒食:清明节,子孙们前来祭扫。
纸钱稀:祭品中的纸钱很少。
瘦藤:干枯的藤蔓。
长蛇走:形容藤蔓蜿蜒曲折。
灌木维垣:矮树丛围绕着墓地。
野鼠肥:野鼠在墓地周围繁殖得很多。
久违:长时间未见。
乡族:故乡的家族成员。
椒酒:用花椒酿制的酒,古时用于祭祀。
酹:洒酒表示敬意或祭奠。
斜晖:落日的余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凄清的景象。"难寻华表与丰碑,三尺坟台山四围",表明墓地已经被时间湮没,昔日的辉煌不再,只剩下孤零零的坟堆和四周环绕的荒山。"翁仲多年苍佩剥,子孙寒食纸钱稀",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祖先陵墓被忽视的哀愁,以及家族繁衍后代对祖宗祭祀的冷淡。

"瘦藤拔地长蛇走,灌木维垣野鼠肥"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荒凉与生命力顽强的对比。最后两句"远也久违乡族去,忍将椒酒酹斜晖",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和对祭祀祖先时那份不舍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过往繁华与现实荒凉之间差异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家族历史、传统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浣溪纱·其五

烟柳无情拂帽斜。钿车何处路三叉。

楚蘋谢絮各天涯。

破闷笼鹦聊说梦,惊寒江燕却思家。

画奁残雨损菱花。

(0)

采桑子

当初曾记临岐语,蜀纸亲封。说与相逢。

祗是今番已不同。琴中传尽殷勤意,谁适为容。

鬓葆秋蓬。恨入檀心一寸红。

(0)

蝶恋花

明月空床堆半绣。红锦交枝,泪染春冰透。

愁到天翻天亦瘦。梦回著枕黄昏候。

故纸馨香犹在手。何事鸳盟,一霎分新旧。

但使相逢如此酒。烧船破栈牢相守。

(0)

杨柳枝

洛水微波拂苑墙。画屏残蜡照宫黄。

东风倾国宜通体,谁赏徐妃半面妆。

(0)

高阳台.丙午秋和筱石咏别原韵,作于苏署

梧院风多,蕉窗雨过,无端又动离愁。

百结柔情,涌来万绪千头。

堪怜误却英姿女,到而今、尘念皆休。恨悠悠。

往事思量,心若悬钩。

别来屈指须三月,劝加餐珍重,勿念归舟。

咫尺天涯,凄凉两地皆秋。

堪欣已定同偕处,想人生、那得长留。和清讴。

剔尽银釭,听断更筹。

(0)

桂枝香.又题花潭中丞诒经书屋冬日课孙图

菟裘小筑。理旧业讲筵,人是名宿。

■得清芬阅世,老怀差足。

年时点颔浑如昨,几星霜、崭然头角。尔曹知否。

休耽渴睡,漫夸便腹。任省识、冬烘面目。

念经授瑶宫,晖映天禄。台省回翔卅载,隙驹何速。

工诗早已■贻厥,况■笛、清绝尘俗。古芸凝处。

家风无改,故山高躅。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