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尝闻韶石下,虞舜古祠深。

至乐久已寂,况持陶令琴。

炎方不道远,一去值秋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ǔlìngsháozhōuchāng
sòng / méiyáochén

chángwénsháoshíxiàshùnshēn

zhìjiǔkuàngchítáolìngqín

yánfāngdàoyuǎnzhíqiūlín

翻译
曾经听说韶石山下,虞舜的古老祠庙深远幽静。
那至高无上的音乐早已沉寂,更何况是弹奏陶渊明的琴声。
南方炎热之地并不遥远,却偏偏遇上连绵秋雨。
注释
尝闻:曾经听说。
韶石:古代地名,可能指韶山。
虞舜:古代贤君。
古祠:古老的祠庙。
深:深远。
至乐:极乐,指传说中的韶乐。
寂:寂静。
持:拿着。
陶令: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县令。
琴:古琴。
炎方:南方炎热之地。
道:说。
值:恰逢。
秋霖:秋天的连绵降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中,诗人以韶石和虞舜古祠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储令即将前往遥远南方韶州任职的深深祝愿。"尝闻韶石下,虞舜古祠深"描绘了韶州的古老与文化底蕴,暗示储令将踏入一段历史的沉淀之中。接着,诗人提到"至乐久已寂,况持陶令琴",暗指古代的盛世欢乐已经消逝,而储令此行可能面临清冷孤寂,只能凭借陶渊明般的雅致来排遣寂寞。最后两句"炎方不道远,一去值秋霖",则表达了对友人旅程艰辛的关切,提醒他南方气候湿热,且正值秋雨连绵,旅途不易。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友人的关怀,又寄寓了对韶州文化的感慨,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二

山庐好,一角对秦山。

顽石飞来钟秀气,洞天深处露烟鬟。古寺夕阳殷。

(0)

鹧鸪天十九首·其十二

记得欢娱少壮时。东邻容与旧相知。

非关后约原前约,讳说无期暗有期。

云淡淡,月迟迟。金炉烟袅结春思。

崔郎合对桃花面,京兆能描柳叶眉。

(0)

青玉案.并蒂兰

佳人空谷曾倾国。倚春盎,枝骈茁。

心史孤根清泪湿。几经风雨,一番怜惜。

合见琴台侧。连鬟并暖欢相得。不羡汉宫赵家璧。

双照无双夸角色。沅陵波绿,楚江裙碧。

纫佩余芳溢。

(0)

促拍满路花·其四

涛声趋左蠡,岭势接南安。匡庐真福地,境幽闲。

三天子障,虎踞与龙盘。

五老峰千丈,结个茅庐,任人谤是神仙。

记曾听万壑哀蝉。乐似奏钧天。

琪花飘满地,鸟衔残。桃源洞里,秦火到应难。

我与昌黎异,世间屈曲,不如从汝神山。

(0)

菩萨蛮

绿衫人在春阴院。闲坐冷如秋。略无花影到。

堆满一帘愁。

(0)

浣溪纱·其五

不是江南载酒游。偶然吹笛向蘋洲。

此时鸥梦淡于秋。

风色剪来三两桨,月魂飘满一重楼。

远山无语对人愁。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