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江南载酒游。偶然吹笛向蘋洲。
此时鸥梦淡于秋。
风色剪来三两桨,月魂飘满一重楼。
远山无语对人愁。
不是江南载酒游。偶然吹笛向蘋洲。
此时鸥梦淡于秋。
风色剪来三两桨,月魂飘满一重楼。
远山无语对人愁。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诗人易顺鼎所作的《浣溪纱》系列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边的闲适画面,但又蕴含着淡淡的离愁。
首句“不是江南载酒游”,以否定江南游历的常态起笔,暗示了诗人此刻并非在轻松的游玩之中,而是有别样的心情。接着,“偶然吹笛向蘋洲”描绘了诗人偶然吹笛的情景,蘋洲是水边长满浮萍的地方,笛声在静谧的洲头回荡,更显孤独与寂寥。
“此时鸥梦淡于秋”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鸥鸟的梦境都显得比秋天还要清淡,暗喻诗人的心境空灵而落寞。下一句“风色剪来三两桨”,运用拟人手法,写风似乎在轻轻划动船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月魂飘满一重楼”描绘了月光洒满楼阁的画面,月魂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它飘荡在楼上,渲染出一种孤寂和思乡之情。最后一句“远山无语对人愁”,以远山的沉默无声,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淡淡的忧郁和远方的思念,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昔闻恒山鸟,四海各分飞。
念我同生子,四女相因依。
辛苦效反哺,力尽心亦微。
仲姊久长逝,泪落不可挥。
所遗我三人,恋母愿空违。
伯也失所天,忍死鞠孤儿。
儿年近四十,与妇同分离。
㷀㷀一孙女,遣嫁时来归。
上堂问祖母,终朝无苦饥。
嗟予季与叔,相见时亦稀。
抚琴弹此曲,此曲声殊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