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明今盛明,犹将贾傅暂专城。
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
蜗舍喜时春梦去,隼旟行处瘴江清。
新年只可三十二,却笑潘郎白发生。
汉代文明今盛明,犹将贾傅暂专城。
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
蜗舍喜时春梦去,隼旟行处瘴江清。
新年只可三十二,却笑潘郎白发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常的作品,题为《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汉代文明今盛明”一句表明汉朝的繁荣昌盛至今犹存,而“犹将贾傅暂专城”则显示了对过去历史人物的尊敬与怀念。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设定了一种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背景。
接着,“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两句表达的是一种担忧和疑问,似乎在询问或感叹某些事情是否发生了误会或者错误。这里“密旨”、“符竹”都是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而“除书”则可能指的是更正记载,这些都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和敬畏之心。
“蜗舍喜时春梦去,隼旟行处瘴江清”则是转入个人情感的表达。“蜗舍”是一种古代建筑,常用来比喻隐居或休息的地方,而“春梦去”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可能在某个春天醒来了一个美好的梦,这个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或许反映了诗人的某种心愿和无奈。“隼旟行处瘴江清”中的“隼旟”是古代一种交通工具,而“瘴江清”则形容了一种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这两句描绘出的是诗人在春天中旅行的景象,可能是对友人的追忆。
最后,“新年只可三十二,卻笑潘郎白发生”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命运的一种感慨。这里“新年只可三十二”表明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正值新春佳节,但却感叹自己已经三十二岁了,这个年龄往往被视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卻笑潘郎白发生”则是对友人的称赞或调侃,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无奈和自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怀念、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楚禽多异响,蜀栈未堪行。
客散岸傍席,马还溪上城。
过都当有问,为语欲岩耕。
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
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
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
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
青山夜来雨,溪水已潺湲。
侵晓桂旗动,伤离蘋渚前。
百壶临祖道,两桨破春烟。
旧业西河上,归心向日边。
山房古柏暗,近在汉陵边。
天供不为乐,母心常所悬。
朝途发根冷,暮野鸟行先。
子道岂殊众,谁云绝世缘。
看取主人无俗调,风前喜御夹衣凉。
竞邀三五最圆魄,知比寻常特地光。
艳曲旋教皆可听,秋花虽种未能香。
曾非恶少休防准,众寡而今不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