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楚禽多异响,蜀栈未堪行。

客散岸傍席,马还溪上城。

过都当有问,为语欲岩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tàishǔlíngquánxiānzhìniǎn
sòng / méiyáochén

wěicánlǎosānglíngèngshēng

chǔqínduōxiǎngshǔzhànwèikānxíng

sànànbàngháishàngchéng

guòdōudāngyǒuwènwèiyángēng

注释
苇箔:芦苇编成的帘子。
蚕齐老:蚕全部结茧老去。
桑林:种植桑树的树林。
更生:重新生长。
楚禽:楚地的鸟类。
异响:奇特的鸣叫声。
蜀栈:蜀地的山路,这里指栈道。
未堪行:难以行走。
客散:客人散去。
岸傍席:岸边的坐席。
马还:马匹返回。
溪上城:溪边的城市。
过都:路过都城。
岩耕:可能是某个人的名字,也可能指隐居的人。
翻译
芦苇帘上的蚕已全部老去,桑树林中的叶子又新生繁茂。
楚地的鸟儿叫声奇特,蜀地的栈道行走艰难。
客人散去,席边靠岸,马匹返回溪边的城市。
路过都城时应当有所询问,替我转告岩耕,我想问他一些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通过对苇箔蚕事和桑林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蜀地的自然风貌。"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两句,形象地写出蚕儿已近成熟,而桑树林中新叶又开始生长,展现出季节的交替和生命的轮回。接着,诗人通过"楚禽多异响,蜀栈未堪行",暗示了蜀地特有的鸟鸣声以及道路艰险,流露出对友人行程的关切。

"客散岸傍席,马还溪上城"描绘了送别场景,客人散去,只剩马匹返回,显示出旅途的孤独与归途的冷清。最后两句"过都当有问,为语欲岩耕",诗人嘱咐友人如果经过都城,代他问候朋友,并传达出自己希望在山岩间耕读的愿望,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展示了蜀地的特色,又寄寓了诗人的情感,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挽卫山斋·其二

武公后裔有仍孙,德望才名世所尊。

拟向山中专注易,忽传地下趣修文。

月楼不复赓诗句,春阁犹思共酒樽。

痛恨死生千古隔,西风吹泪湿秋云。

(0)

赠王琴所

一曲丝桐馀古意,百篇风月寄闲情。

君诗即是琴中操,底用离鸾别鹤声。

(0)

晚春

老来无复事狂游,倚杖看花动客愁。

病骨怯寒春不管,柳棉风里木棉裘。

(0)

宫词

闻说君王御宴回,宫人留钥内门开。

琵琶拨尽黄昏月,不见花间凤辇来。

(0)

和李蓝溪梅花韵·其四

南枝开遍北枝开,祗恐飞香落砌苔。

踏雪诗人应癖好,杖藜日日为诗来。

(0)

山中

万壑松声撼翠微,夜寒风露湿人衣。

山翁踏月巡幽径,竹里笼开鹤未归。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