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
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
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
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
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
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
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
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孙隐之都官通判秀州》,通过对秋末冬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孙隐之赴任秀州的关切与祝福。首句“柳条枯落尽”写出了季节的转换,暗示了离别的凄凉。"不折意徘徊"则寓言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不愿轻易折柳以表离愁。
接下来的两句“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通过友人旅途中的细节,描绘出他将要面对的环境,汴水已近枯竭,而秀州的早梅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诗人希望友人不要沉溺于旅途的寂寥,而是期待着远方的书信如同鸿雁带来消息。
最后两句“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暗指友人所去之地可能发生了变化,昔日的辉煌可能已化为乌有,寓含了对友人仕途变迁的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感伤,又有对友人的鼓励和对未来的期许。
翔飙拂层阴,孤镜挂天脚。
幽姿媚澄塘,俊活扶秋岳。
饥乌下木末,啅雀喧檐角。
落日衔半规,逗翳如新濯。
海涛晚声收,万里卷冰箔。
微飔袭疏棂,轻霭躐丛薄。
蛛丝袅如狂,虚隙野马跃。
病躯得惬适,更甚解挛缚。
潇洒万籁并,冲融百飞却。
熊经与鸟申,彷佛犹能学。
萧萧寒砧弄,天半哀音落。
客愁转如蓬,万绪入冥寞。
不无临风想,晒目归领略。
茹蔬味新腴,把酒蘸沉粕。
明朝踏新泥,已有跻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