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戍客南归》
《戍客南归》全文
唐 / 于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孤舟下彭蠡,楚月沈沧浪。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

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ùnánguī
táng / pēn

běibiéhuángsāinánguībáiyúnxiāng
zhōuxiàpéngchǔyuèshěncānglàng

wèigōngmǎnshēndāojiànchuāng
luóshuǐhuíjūnzhōngxiàocháng

翻译
向北告别黄榆要塞,向南回归白云萦绕的故乡。
孤单的小船驶离彭蠡湖,楚地的明月沉入苍茫的水面。
为你惋惜那未竟的功业,满身都是战斗留下的刀箭伤痕。
不要渡过汨罗江水,让您的忠孝之情得以留存世间。
注释
北别:向北告别。
黄榆塞:指北方的边塞,黄榆是一种树,常用以形容边塞景物。
南归:向南返回。
白云乡:比喻美好的故乡或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孤舟:孤独的小船。
彭蠡:古代大湖名,即今鄱阳湖。
楚月:楚地的月亮,此处代指南方。
沈沧浪:沉入水中,比喻隐没在江湖之中。
为子:为你,此处指对方。
惜:惋惜。
功业:事业与成就。
刀箭疮:刀剑和箭矢造成的伤口,喻指战争中的伤痕。
莫渡:不要渡过。
汨罗水:汨罗江,屈原投江之处,常象征忠贞不渝。
回君:使你回心转意。
忠孝肠:忠于国家、孝于亲人的赤诚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戍卒即将结束戌边之役,准备返回家乡的情景。"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两句表达了士兵告别北方边塞的艰苦生活,向往着能回到南方温暖的故乡。"孤舟下彭蠡,楚月沈沧浪"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情感,彭蠡为古代水名,可能指的是长江中游的一段,而"楚月"则给人以辽阔而深远之感。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这两句透露了士兵在戌边时所承受的苦难与伤痛,他们对于尚未实现的事业抱有遗憾,同时也展现出他们对国家忠诚至死的精神状态。

最后,"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则是在告诫亲人或后来者不要轻易涉足戌边之地,而是要珍惜生命,保持忠诚和孝顺的人格品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士兵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古代士兵们在戌边时所承受的心灵与肉体的双重煎熬,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家乡、亲人和国家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于濆

于濆
朝代:唐   字:子漪   生辰:约876年前后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中秋戏赵公子

南国佳人翠自颦,西山爽气我相亲。

只应此夜团团月,偏照寒窗独宿人。

(0)

次韵和南山即事呈使君

鸟啼花落奈春何,谩道春光特地多。

不见饧箫寒食后,暂陪觞咏惠风和。

竹衫争醉丰年日,瓦鼓仍闻载路歌。

五马来嘶莫愁雨,满堂冠弁共峨峨。

(0)

次元礼题余诗卷后韵

异域三秋百感生,愁肠一日九回萦。

每听足音聊粲笑,暂教觅句解忧酲。

从来鲁卫如兄弟,颇觉何刘谩舅甥。

胜处欣然真得计,文穷诗瘦祇空名。

(0)

次韵李商老见怀之什

一日思君剧九秋,平生问事贾长头。

邮传颇怪诗来晚,技痒遥怜笔不休。

王孙莫问投书渚,芳草空迷谷鹿洲。

望断西山山尽处,云居何处只空愁。

(0)

题双林寺

幽谷双林寺,荒郊得远寻。

银钩遗墨在,笔谏慕贤深。

徙倚千山晚,坐愁三日霖。

枯棋围白黑,聊复费光阴。

(0)

戏汪汲

汪童躯小胆良大,读书气欲吞渤澥。

银钩玉唾不作难,已向笔端风雨快。

昔过重湖喙欲鸣,还来南浦羽犹铩。

坐窗软语戒寒秋,阴壑收声虚万籁。

可怜脱身疟疠馀,槁项黄馘一何惫。

石脆山中足条草,谁能折来已君疥。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