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花落奈春何,谩道春光特地多。
不见饧箫寒食后,暂陪觞咏惠风和。
竹衫争醉丰年日,瓦鼓仍闻载路歌。
五马来嘶莫愁雨,满堂冠弁共峨峨。
鸟啼花落奈春何,谩道春光特地多。
不见饧箫寒食后,暂陪觞咏惠风和。
竹衫争醉丰年日,瓦鼓仍闻载路歌。
五马来嘶莫愁雨,满堂冠弁共峨峨。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人们在春日里的活动,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和谐氛围。
首句“鸟啼花落奈春何,谩道春光特地多”,以鸟鸣花开的景象开篇,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在感叹春光易逝。接着,“不见饧箫寒食后,暂陪觞咏惠风和”两句,通过描述寒食节过后人们聚在一起饮酒赋诗、享受春风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欢乐气氛。
“竹衫争醉丰年日,瓦鼓仍闻载路歌”则展现了农人庆祝丰收的喜悦,他们穿着竹制的衣服,在欢庆的日子里尽情畅饮,敲击着瓦鼓,歌声回荡在乡间小路上,充满了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最后,“五马来嘶莫愁雨,满堂冠弁共峨峨”两句,以马蹄声和众人头戴礼帽的场景结束,营造出一片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幸福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与人们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俗民情与人文精神,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西京执戟郎,绿鬓忽已皓。
太宗爱老臣乃少,武皇爱少臣复老。
坐令人惜贾洛阳,怀奇亦不值武皇。
灌婴周勃哙伍耳,是老秃翁何足详。
长沙西来对宣室,汉皇才高殊自失。
固知尚鬼由楚人,因从楚来询鬼神。
鬼神之言亦陈戒,汉廷惟生识成败。
君不见,微吟贾生赋,车过洛阳界,坟荒无人碑已坏。
纷纷何况里中儿,我亦少年先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