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吹箫地,临岐约略论。
夕阳荒寺梦,古塔旧巢痕。
梁庑空颜色,胥门乱晓昏。
寄声浣纱女,能有未归魂。
昔我吹箫地,临岐约略论。
夕阳荒寺梦,古塔旧巢痕。
梁庑空颜色,胥门乱晓昏。
寄声浣纱女,能有未归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通过夕阳下的荒寺、古塔、空荡的梁庑和混乱的胥门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沉的氛围。诗人以“次韵送黼臣之吴门”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首句“昔我吹箫地”,点明了回忆的起点,暗示了曾经的欢聚与美好。接下来,“临岐约略论”,则是在分别之际,对往事进行简略的回顾与感慨。夕阳、荒寺、古塔、旧巢痕等意象,不仅勾勒出一幅衰败而静谧的画面,也暗含着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刻寓意。
“梁庑空颜色,胥门乱晓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无情。梁庑的空寂,象征着往日繁华的消逝;胥门的混乱与晓昏的交织,则暗示了世事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最后,“寄声浣纱女,能有未归魂”,诗人将思绪延伸至远方,想象着在遥远的地方,是否还有未曾归来的灵魂,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深度。
刘侯士论推豪迈,云梦胸吞无蒂芥。
兴来和月卷玻瓈,累举十觞嫌未快。
我生不饮亦免强,涓滴入唇亦狂怪。
螳螂怒臂要当辙,大白相浮争胜败。
初期坚壁老强敌,督邮自困平原界。
鼓噪其如气已竭,偃旗弃甲投戎械。
黎明檄战示巾帼,曾未致师先瓦解。
君于伯伦当季孟,我辱无功谩宗派。
服而舍之古善政,骤胜且骄兵所戒。
济水焚舟会有时,勿卑邾小撩蜂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