硗地淫霉果蓏烂,欲倒柴门入江岸。
蒸然釜气生湿云,无米供炊坐愁饭。
向邻贷得一斗馀,计口不敷三日需。
听渠鹅鸭绝糠秕,搜索蜗蚓循檐除。
儿童赤足奔市闾,手挦箬叶包虾鱼。
归来犹自厌无肉,饱不知安恐非福。
行无道路宿无屋,多少流民受摧辱。
异乡不得口数粥,痁妻病子骨郊暴,新鬼啾啾杂人哭。
硗地淫霉果蓏烂,欲倒柴门入江岸。
蒸然釜气生湿云,无米供炊坐愁饭。
向邻贷得一斗馀,计口不敷三日需。
听渠鹅鸭绝糠秕,搜索蜗蚓循檐除。
儿童赤足奔市闾,手挦箬叶包虾鱼。
归来犹自厌无肉,饱不知安恐非福。
行无道路宿无屋,多少流民受摧辱。
异乡不得口数粥,痁妻病子骨郊暴,新鬼啾啾杂人哭。
这首诗描绘了贫苦人家在无米可炊时的艰难生活境况,以及对社会底层百姓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首句“硗地淫霉果蓏烂”描绘了贫瘠土地上腐烂的果实,暗示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接着“欲倒柴门入江岸”一句,通过想要离开破败的家门,前往江边寻求生路的举动,进一步展现了生活的困顿与无奈。
“蒸然釜气生湿云”描述了锅中蒸腾的水汽化为湿云,象征着生活中的微小希望与挣扎。然而,“无米供炊坐愁饭”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使有希望,也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存资源。
接下来,“向邻贷得一斗馀,计口不敷三日需”描绘了向邻居借贷粮食的场景,但即使是如此微薄的帮助,也无法满足全家人的需求,凸显了生活的极度匮乏。
“听渠鹅鸭绝糠秕,搜索蜗蚓循檐除”通过鹅鸭吃尽糠秕、蜗蚓在墙角寻找食物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在极端困境下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儿童赤足奔市闾,手挦箬叶包虾鱼”描绘了孩子们赤脚奔向集市,用箬叶包裹虾鱼的情景,反映了他们为了家庭的温饱,不惜冒险和辛苦。
“归来犹自厌无肉,饱不知安恐非福”表达了即使得到了食物,也因长期的饥饿而感到满足,体现了人们对基本生存需求的极度渴望。
最后,“行无道路宿无屋,多少流民受摧辱”、“异乡不得口数粥,痁妻病子骨郊暴,新鬼啾啾杂人哭”则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战争、灾荒等天灾人祸面前的无助与痛苦,以及他们所遭受的苦难与牺牲。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底层人民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与人性苦难的深切关注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