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0)
注释
钟鼓:报时的钟鼓。
喧离日:宣告离别的日子。
车徒:车马队伍。
夜装:夜间出行的装备。
晓厨:清晨的厨房。
新变火:新升起的炊烟。
轻柳:轻柔的柳树。
翻霜:像霜一样覆盖。
传镜:照镜子。
华发:白发。
持杯:举杯。
故乡:家乡。
嫌:厌烦。
儿女泪:儿女们的哭泣。
今日:今天。
沾裳:沾湿衣裳,表示情感激动。
翻译
钟鼓声中宣告离别之日来临,车马匆忙准备连夜启程。
清晨厨房中新燃起炊烟,轻柔柳枝在微光中仿佛覆盖着霜雪。
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斑白的头发,举杯共话远方的故乡。
常常厌烦儿女们的哭泣,今天却忍不住自己的泪水涟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送别亲友之子返回故乡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离别时的感伤与对家乡的深情。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开篇便以紧迫的节奏刻画出行装忙碌、送别匆匆的情景。钟声和鼓声交织,形成了一种离别前的喧嚣,而行人则在夜色中急速地整理着行囊。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晨光初照,厨房里的火焰重新燃起,这是生活的继续与希望的象征。而外面的柳树上却覆盖了一层薄霜,显得有些凄凉,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离别的哀愁。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诗人通过传递着的镜子中看到了自己华丽的发式,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留恋。而手中的酒杯,则是与友人畅谈家乡的媒介,透露出对故土的情怀。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诗人曾经觉得儿女间的离别之泪太过分明,但今天却发现自己也为别离而湿润了衣襟,这是对亲情和友情深刻感触的体现。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环境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人间的离合悲欢,以及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再次韵赵景安四首·其四

酒浓胜得晚天寒,云气侵帷水墨翻。

兰蕙香前还判醉,不须投辖锁重门。

(0)

再次韵·其二

微风不放浪纹长,噞暖跳鱼三尺黄。

祇欠高荷护千袜,醉妆浓艳媚斜阳。

(0)

再次羊羔酒韵三首·其三

他时阿奋辞髯簿,来作东风席上珍。

安得方平鞭乱石,百觚陆续丐吾人。

(0)

书事二首·其二

苦吟添满镜中丝,课效全输博塞嬉。

改就新诗哦百过,浪言儿辈不须知。

(0)

三游钱园并题四时画图

只因閒未得,又慕得閒名。

一幅无尽态,四时有馀情。

吟清招鹤伴,机熟付鸥盟。

坐久不知晚,前汀烟水横。

(0)

闻邻寺粥

寒釭旋擿动冥搜,泓玉摩研万象愁。

铁版响廊催早粥,铜壶添水易新筹。

一声鸡唱惊残梦,再听鸦群过小楼。

可惜秋光帷帟隔,料应河汉五更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