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此诗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送别亲友之子返回故乡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离别时的感伤与对家乡的深情。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开篇便以紧迫的节奏刻画出行装忙碌、送别匆匆的情景。钟声和鼓声交织,形成了一种离别前的喧嚣,而行人则在夜色中急速地整理着行囊。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晨光初照,厨房里的火焰重新燃起,这是生活的继续与希望的象征。而外面的柳树上却覆盖了一层薄霜,显得有些凄凉,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离别的哀愁。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诗人通过传递着的镜子中看到了自己华丽的发式,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留恋。而手中的酒杯,则是与友人畅谈家乡的媒介,透露出对故土的情怀。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诗人曾经觉得儿女间的离别之泪太过分明,但今天却发现自己也为别离而湿润了衣襟,这是对亲情和友情深刻感触的体现。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环境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人间的离合悲欢,以及对故乡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