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最才看觐玉京,南还又喜沐恩荣。
马嘶官道槐风爽,棹过通津暑雨晴。
万里瘴云连象郡,一江烟浪接羊城。
行旌明到香山下,竹马悬知次第迎。
奏最才看觐玉京,南还又喜沐恩荣。
马嘶官道槐风爽,棹过通津暑雨晴。
万里瘴云连象郡,一江烟浪接羊城。
行旌明到香山下,竹马悬知次第迎。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赴任肇州时的场景与情感。首联“奏最才看觐玉京,南还又喜沐恩荣”,开篇即点出友人因才华卓著而受到朝廷重用,从京城归来,再次享受荣耀,表达了对其才能与地位提升的喜悦之情。
颔联“马嘶官道槐风爽,棹过通津暑雨晴”,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友人出行的景象。马蹄声在官道上响起,槐树下的微风带来凉爽,船只经过渡口时,暑雨已停,阳光明媚,营造了一种旅途中的清新与宁静氛围。
颈联“万里瘴云连象郡,一江烟浪接羊城”,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遥远之地——肇州的地理环境。万里之遥,瘴气弥漫,象郡烟波浩渺,与羊城相连,既突出了路途的艰辛与遥远,也暗示了友人将面临的挑战与未知。
尾联“行旌明到香山下,竹马悬知次第迎”,以“行旌”象征友人的到来,预示着友人抵达目的地后,当地的百姓会以竹马(一种传统欢迎方式)来迎接,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热烈欢迎和期待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行程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赴任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人才流动与地方治理的关注。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
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
野风吹白芷,山月摇清轸。
诗祖吴叔庠,致君名不尽。
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
澄澈湘水碧,泬寥楚山青。
时人格不同,至今罕知名。
昔贤敦师友,此道君独行。
既得庐霍趣,乃高雷远情。
别时春风多,扫尽雪山雪。
为君中夜起,孤坐石上月。
悠然遗尘想,邈矣达性说。
故人不在兹,幽桂惜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