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桥仙.七夕舟中》
《鹊桥仙.七夕舟中》全文
宋 / 史达祖   形式: 词  词牌: 鹊桥仙

河深鹊冷,云高鸾远,水佩风裳缥缈。

却推离恨下人间,第一个、黄昏过了。

舟行有恨,愁来无限,去去长安渐杳。

应将巧思入相思,觉泪比、银湾较少。

(0)
注释
河深:形容河水深度大。
鹊冷:鹊因天气寒冷而感孤独。
云高鸾远:形容云层高远,凤凰飞翔在远方。
水佩风裳:比喻水中倒影和随风飘动的衣裳,形象生动。
离恨:离别之苦。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代指京城。
巧思:巧妙的心思,指对恋人的思念。
银湾:比喻银河,形容广阔无垠的星空。
翻译
河水深沉,喜鹊感到寒冷,云层高远,凤凰飞翔遥远,水中的佩饰和风中的衣裳若隐若现。
我却把离别的愁绪推落到凡尘,首先,当黄昏过去。
乘船出行满载遗憾,忧愁无尽,渐渐远离长安,越来越模糊。
应该把巧妙的心思融入深深的思念中,才发现,比起银河,我的泪水似乎更少。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作品,名为《鹊桥仙·七夕舟中》。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七夕时节独自乘舟所产生的深切相思之情。

开篇“河深鹊冷,云高鸾远”两句,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将河流的深邃与鹊桥(即牛郎织女传说中的喜鹊为桥)的寂寞,以及天空中云朵的高远与神鸟鸾的遥不可及,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孤独寂寞的氛围。

“水佩风裳缥缈”一句,则通过对河流和风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柔美而又飘逸的意境。这里的“水佩风裳”,可以理解为河水与风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

接下来的“却推离恨下人间,第一个、黄昏过了”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情感羁绊,却又无法挣脱的无奈。其中,“黄昏过了”,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暗示着七夕佳节即将结束,而相思之情却久久不能散去。

“舟行有恨,愁来无限,去去长安渐杳”三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乘舟时的心境。这里的“舟行有恨”,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思念;“愁来无限”,则是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积累,变得无边无际;“去去长安渐杳”则是在空间上拉开与所思之人之间的距离,强化了相思之情。

最后,“应将巧思入相思,觉泪比、银湾较少”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在相思中的深沉感情进行自我暗示。这里的“应将巧思入相思”,是在告诫自己要将所有的心思都融入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思念中去;“觉泪比、银湾较少”则是通过比较泪水与河中的清澈水流,表达了泪水虽然很多,但却比不上心中的相思之情的深沉。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切相思之情,是一篇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史达祖

史达祖
朝代:宋   字:邦卿   号:梅溪   籍贯:汴(河南开封)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猜你喜欢

送叔致斋北上

孤云出橙溪,冉冉乘风去。

万里在斯须,安得复回顾。

幽人方闭关,望远空太息。

聚散倘俱然,眷言慎眠食。

(0)

莫宪使补官楚臬继参梁岳奉赠

闻道除书下紫宸,沧江猿鹤恋征轮。

共怜潘令閒居久,可讶山公荐启频。

湘浦兰芳违赠远,河阳花色待行春。

汉廷典礼须君草,讵作梁园授简人。

(0)

送郑比部文茂还朝

奉使遥看出汉庭,平反今已报无刑。

冤销旱海沾灵雨,恩到圜扉仰法星。

雅志自应弘远业,少年谁不羡明经。

春风正好桃花发,奈赠离枝杨柳青。

(0)

早春寄子约弟

旧京东望已春归,禁苑城边蔼曙晖。

名在郎曹皆是累,酒酣身世两相违。

还邛有赋推司马,入洛无心愧陆机。

淮柳青时江水阔,知君将欲理朝衣。

(0)

过大兴隆寺访邝子元

萧寺寻君春独过,移藩新拜楚江沱。

千年阁眺题鹦鹉,五月湘行佩芰荷。

有诏岂嫌宣室晚,著书曾比茂陵多。

金云宝露谈玄地,他日相思当奈何。

(0)

庐山道中

汉江非远窜,庐岳此经行。

陟险凭云气,寻幽认水声。

香炉时隐现,石镜昼阴晴。

缀壑青莲净,悬崖秀瀑明。

烟霞一投迹,松桂乃遗荣。

雅抱丘中想,犹迷物外情。

将从逋客谢,徒愧昔贤名。

今夜东林月,寥寥猿鹤惊。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