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在这首诗中,"洛桥晴影覆江船"一句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画面,阳光透过洛桥的栏杆,投射在水面的倒影,与缓缓行驶的江船交相辉映,展现了诗人对平和景象的感受。
"羌笛秋声湿塞烟"则带给读者一种萧瑟而哀艷的情怀。羌笛吹奏出的曲调在秋风中飘扬,使得边塞的烟雾似乎也被这凄凉的乐音所感染,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寂寥的思念。
"闲想习池公宴罢"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某个宴会的回忆,习池公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官员或名士,而宴会结束后留下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残余,更有情感上的留恋。
最后,"水蒲风絮夕阳天"则以柔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水蒲被风吹动,如同细密的绒线,而在这静谧中,夕阳缓缓下沉,映照出一片温暖而又不无哀愁的天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宴会场景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又见年年雪。水浮桥、南岸幽处,周遭森列。
横碧轩中空旧话,独钓寒江愁绝。
更一段、冰霜高洁。
忽得两篇强健曲,倚回风、洒急凭谁说。
嗟巩洛,乃闽浙。何当醉酒扬雄宅。
问避人避地,其如楚之舆接。
览德已而歌凤去,千仞辉翔难蹑。
我和句、却愁狂辄。
折尽梅花伤岁暮,□撒盐、起絮分才劣。
鸡犬静,涧篱闭。
粉腻迷春月满枝,误随秋日弄芳菲。
料应潜作春宵梦,刚被西风不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