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其三杨柳枝》
《杂曲歌辞·其三杨柳枝》全文
唐 / 薛能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押[先]韵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0)
注释
洛桥:洛阳桥,古代著名的石拱桥。
晴影:晴天的倒影。
覆:覆盖。
江船:江上的船只。
羌笛: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音色悲凉。
秋声:秋天的笛声。
湿:湿润。
塞烟:边塞地区的烟雾。
习池:习家池,历史上的著名园林。
公宴:公开的宴会。
罢:结束。
水蒲:生长在水边的蒲草。
风絮:被风吹散的柳絮。
夕阳天:傍晚的夕阳天空。
翻译
晴朗的洛桥倒映在江面上,秋风吹过,羌笛声中带着湿润的边塞烟雾。
悠闲地想象着习池公宴结束后的景象,水面漂浮着水蒲和风絮,夕阳映照下的天空格外美丽。
鉴赏

在这首诗中,"洛桥晴影覆江船"一句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画面,阳光透过洛桥的栏杆,投射在水面的倒影,与缓缓行驶的江船交相辉映,展现了诗人对平和景象的感受。

"羌笛秋声湿塞烟"则带给读者一种萧瑟而哀艷的情怀。羌笛吹奏出的曲调在秋风中飘扬,使得边塞的烟雾似乎也被这凄凉的乐音所感染,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寂寥的思念。

"闲想习池公宴罢"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某个宴会的回忆,习池公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官员或名士,而宴会结束后留下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残余,更有情感上的留恋。

最后,"水蒲风絮夕阳天"则以柔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水蒲被风吹动,如同细密的绒线,而在这静谧中,夕阳缓缓下沉,映照出一片温暖而又不无哀愁的天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宴会场景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朝代:唐   字:太拙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生辰:817-880年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猜你喜欢

贺新郎.次韵昌甫雪梅曲

又见年年雪。水浮桥、南岸幽处,周遭森列。

横碧轩中空旧话,独钓寒江愁绝。

更一段、冰霜高洁。

忽得两篇强健曲,倚回风、洒急凭谁说。

嗟巩洛,乃闽浙。何当醉酒扬雄宅。

问避人避地,其如楚之舆接。

览德已而歌凤去,千仞辉翔难蹑。

我和句、却愁狂辄。

折尽梅花伤岁暮,□撒盐、起絮分才劣。

鸡犬静,涧篱闭。

(0)

九月梨花

粉腻迷春月满枝,误随秋日弄芳菲。

料应潜作春宵梦,刚被西风不放归。

(0)

咏迎春黄胖

脚踏虚空手弄春,一人头上要安身。

忽然线断儿童手,骨肉都为陌上尘。

(0)

南涧·其四

有酒不得饮,呼船过溪南。

溪南亦何好,古寺依晴岚。

上有百尺楼,下有千丈潭。

城闉一目尽,晚山日相衔。

烹茶吊陆子,蜡屐登巉岩。

相逢作行乐,犹胜空坐谈。

(0)

夜雪·其一

炉火深红蜡炬明,打窗风雪正纵横。

瓦瓶旋注山泉满,却作潇潇细雨声。

(0)

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

明今辨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

蒙师点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

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乌鸡带雪飞。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