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松如盖偃中庭。向朱夏、作秋声。摇影动疏棂。
掩映得、苔痕转青。
西清博士,西台御史,相对又双清。咫尺到蓬瀛。
休认作、蓝田县丞。
二松如盖偃中庭。向朱夏、作秋声。摇影动疏棂。
掩映得、苔痕转青。
西清博士,西台御史,相对又双清。咫尺到蓬瀛。
休认作、蓝田县丞。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太常引》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庭园景象。"二松如盖偃中庭",开篇便以两棵松树的形象入诗,它们如同华盖般遮蔽在庭院之中,夏日里却带来秋意的凉爽。"摇影动疏棂",松影在稀疏的窗棂间摇曳,动静结合,增添了空间的生动感。
"掩映得、苔痕转青",松树与苔藓相互映衬,更显出环境的清雅和岁月的沉淀。接下来,诗人将松树与官职相联系,"西清博士,西台御史,相对又双清",借西清学府和西台监察的清贵象征,赞美了松树的高洁品质,同时也暗寓了自己的清廉之意。
"咫尺到蓬瀛",形容眼前仿佛就是仙境,暗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休认作、蓝田县丞",以蓝田县丞的平凡职位与前文的清高形象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不求世俗荣华,只愿保持内心的清高和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松树的意象,寄寓了诗人超脱尘俗、坚守清正的人格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举世汨声利,君若了不关。
孰知天性真,乃在樵斧间。
秋晴微雨歇,黄叶漫空山。
长歌入幽谷,无营心自閒。
朝俱白云往,暮随飞鸟还。
怡然得至乐,俯仰真无惭。
富贵蚁穴梦,功名蜗角叹。
何如一束薪,去取谅非难。
划然动长啸,六合清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