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禁寒,山边水边曝日。
春归阆苑,长底短底从新。
笙歌丛里贺年朝,锦绣筵中开寿域。
衲僧门下别有条章,每日蒙头打坐。
不知岁月易迁,直饶拶著不来,谁展钵盂吃饭。
老不禁寒,山边水边曝日。
春归阆苑,长底短底从新。
笙歌丛里贺年朝,锦绣筵中开寿域。
衲僧门下别有条章,每日蒙头打坐。
不知岁月易迁,直饶拶著不来,谁展钵盂吃饭。
这首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愚的偈颂,以日常修行生活为题材,展现了僧人的简朴与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首句“老不禁寒,山边水边曝日”,描绘了僧人在山野间晒太阳的画面,反映出僧侣生活的清苦和对自然的亲近。
“春归阆苑,长底短底从新”寓言春天的回归,暗示着生命的轮回,无论长短,都要重新开始,体现了佛教的无常观和对生命流转的接纳。接下来两句“笙歌丛里贺年朝,锦绣筵中开寿域”,则通过世俗的庆祝场景,对比出僧人对热闹世界的超脱,他们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修行。
“衲僧门下别有条章,每日蒙头打坐”直接描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每日专注于禅定修炼,不被外界干扰。最后一句“不知岁月易迁,直饶拶著不来,谁展钵盂吃饭”,表达了僧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淡然,即使岁月匆匆,他们也不追求物质享受,只关心如何在禅定中维持基本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僧人修行生活的特立独行,以及他们对世间繁华的超脱态度,体现了禅宗的内省和淡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