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乌僧至古招提,千载苍苔剥旧题。
画鼓鄱湖龙战后,法身康会像来西。
山花不落苔盈砌,禅观无人月满溪。
欲叩宗门谁共语,松阴万树鹁鸠啼。
赤乌僧至古招提,千载苍苔剥旧题。
画鼓鄱湖龙战后,法身康会像来西。
山花不落苔盈砌,禅观无人月满溪。
欲叩宗门谁共语,松阴万树鹁鸠啼。
这首诗描绘了金粟山禅院的幽静与历史的沉淀。首句“赤乌僧至古招提”以“赤乌”代指三国时期,暗示了僧侣自古以来便在此修行,营造出一种悠久的历史氛围。接着,“千载苍苔剥旧题”通过描写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展现了禅院历经千年的沧桑。
“画鼓鄱湖龙战后”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自然景观结合,通过“龙战”这一隐喻,不仅指代了古代的战争,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冲突,而“画鼓”则暗示了禅院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感。接下来,“法身康会像来西”可能是指法身的传播或聚集,强调了佛法的传承与交流。
“山花不落苔盈砌,禅观无人月满溪”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禅院的宁静与神秘。山花不落,苔藓覆盖石阶,月光洒满溪流,这些细节都强化了禅院的静谧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禅修者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最后,“欲叩宗门谁共语,松阴万树鹁鸠啼”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在寻求答案时的孤独感。松阴下万树鹁鸠的啼鸣,既是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或许寓意着在追寻真理的路上,即使无人相伴,也要坚持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金粟山禅院的历史厚重与精神内涵,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智慧的向往与探索。
美人昔日开匣时,两面含娇自矜戏。
一朝委世抛珠玉,独殉此物不忍离。
埋没土中几何年,大块为工再炉鞴。
砂精永火日夜蒸,喷作丹朱满身痣。
中凝一点秋露珠,宿世铜胎尽销弃。
有如炼骨老臞仙,血肉都捐秪灵气。
神物安能久藏匿,化作白蜺跃出地。
银镂细细髲剃萦,瓜皮津津流水渍。
山人何处得此宝,压孙远自夷门寄。
良工为我重开辟,一钩剖出千龄閟。
初时混沌蟠玄黄,倏忽晦明分面背。
清辉逼人心髓寒,惊诧蟾蜍堕檐际。
却忆朝朝镜里人,巳谓衰容止如是。
今朝览镜咄自惊,短发丝丝见凋敝。
湿灰余色转分明,皱縠新纹大髣髴。
云台勋业巳如梦,名山著书安可冀。
本欣始识真面目,回首壮心一憔悴。
照罢还如未照时,好丑依然都不记。
《古镜歌》【明·唐顺之】美人昔日开匣时,两面含娇自矜戏。一朝委世抛珠玉,独殉此物不忍离。埋没土中几何年,大块为工再炉鞴。砂精永火日夜蒸,喷作丹朱满身痣。中凝一点秋露珠,宿世铜胎尽销弃。有如炼骨老臞仙,血肉都捐秪灵气。神物安能久藏匿,化作白蜺跃出地。银镂细细髲剃萦,瓜皮津津流水渍。山人何处得此宝,压孙远自夷门寄。良工为我重开辟,一钩剖出千龄閟。初时混沌蟠玄黄,倏忽晦明分面背。清辉逼人心髓寒,惊诧蟾蜍堕檐际。却忆朝朝镜里人,巳谓衰容止如是。今朝览镜咄自惊,短发丝丝见凋敝。湿灰余色转分明,皱縠新纹大髣髴。云台勋业巳如梦,名山著书安可冀。本欣始识真面目,回首壮心一憔悴。照罢还如未照时,好丑依然都不记。
https://shici.929r.com/shici/zCC1LqU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