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有感六首·其三》
《踏莎行.有感六首·其三》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百年运数,一旦遭逢。天涯长夜叹梦梦。

未惜宇宙托蜉蝣,空余禾黍慨王风。

眼前靡靡,心上忡忡。难免幽圜今固穷。

仰视青天与白日,冥冥照我此丹衷。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名为《踏莎行·有感六首(其三)》。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与反思。

首句“百年运数,一旦遭逢”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短暂与命运的不可预知,暗示了主人公在某一特定时刻遭遇了命运的重大转折。接下来,“天涯长夜叹梦梦”一句,描绘出主人公在遥远的异乡,面对漫长而孤独的夜晚,内心充满迷茫与叹息的情景。这里“梦梦”二字,既指现实中的困惑与迷惘,也暗含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未惜宇宙托蜉蝣,空余禾黍慨王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渺小的蜉蝣与广阔的宇宙相对比,表达了个体生命在浩瀚宇宙中的微不足道。同时,“禾黍”与“王风”分别象征着民间生活与古代帝王之风,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眼前靡靡,心上忡忡”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也有对未来抱有的希望与期待。“难免幽圜今固穷”,表明了即使身处困境,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束缚,体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

最后,“仰视青天与白日,冥冥照我此丹衷”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黑暗,但心中仍保持着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这里的“青天与白日”象征着理想与希望,“冥冥”则暗示了外界环境的艰难与挑战,“丹衷”则是指诗人坚定不移的内心信念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社会现状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理想社会的深切渴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考价值。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庚辰春疥西峰壁·其一

三五年时折桂来,也曾班底戴花回。

而今四十还流落,却被人呼老秀才。

(0)

山园小梅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四诗·其十三

前山日落已栖鸦,老树槎牙竹半遮。

沙岸寒雪迷晚眺,祇疑金色界中花。

(0)

和新市杂咏·其二

拚醉秦楼头强扶,樽空还更问当垆。

兴阑梦觉明朝路,山色烟中半有无。

(0)

和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其二

携手河梁一别归,衷情尽寄五言诗。

故人妻子存乎否,因甚诗中无片辞。

(0)

和巧松·其三

秦人无故起阿房,赤立千林赭众冈。

更觅长生游海上,不将松实作津梁。

(0)

野步

雨收日薄春容嫩,步步东风桃李蹊。

香递深林疑麝过,声传幽谷认莺啼。

路摧迂步行荒草,桥断褰裳涉浅溪。

归遇田翁醉邀我,旋教买酒旋烹鸡。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