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
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
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春天的繁华景象,风格轻快,意境鲜明。诗人通过对百花时节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欢乐而又不经意的生活场景。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两句生动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快乐心情和喜庆氛围。春天的夜晚,微风轻拂,细雨润物,不仅让花朵更加鲜艳,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愉。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这一对比,既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暖阳下的景色,又通过对色的运用,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立体感。花开得如火焰般热烈,而屋檐上的积雪却犹如轻纱一般柔和。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植物色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自然界的丰富色调,也透露出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情怀。紫色的花朵与黄色的花落,在诗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这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即将逝去的春天某种无法抗拒的哀愁和无奈。春光易逝,而诗人的情感又似乎随着轻烟飘散,寻找着寄托之所。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这里则是对室内外景色的描绘,通过对光线的刻画,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温馨又神秘。诗人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享受。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这一段落中的词汇选择充满了动感和生机,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花瓣轻舞的声音,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中快乐时刻的热爱与推崇。
“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春天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黄昏。诗人通过描写夕阳下的景色,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自然界中光与影的美妙变化。
“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这样的日子里寻找的一丝宁静与慰藉。通过对安石榴这种静谧而古朴事物的描写,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心灵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成功地将长安春天的繁华与静谧交织成一幅流丽的画卷,让读者在阅读中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难得的美好。
飒飒惊飙摇绣户。楚雨巫云,吹散无凭据。
梦重不知春色暮,起看花片零如雨。
雾阁云窗深几许。一晌贪欢,忘却愁来路。
不道佳期期已误,嫌人青鸟纷纷鹜。
鸾箫寂。向晚岁、难藉交游力。
奚囊谁贮骊珠,剑气楼中傲客。
茸裘小敝,赊酒惯、阳昌定相识。
约梅花、早发岩坰,雪销来听横笛。
曾经绣被银鞍,向粉黛深丛,大写胸膈。
市上卖呆呆不了,徒仰睇、星河夜白。
纵龙塞、有人深忆,飘泊去清江寄孤翮。
为腊醅、访遍村帘,寸肠休放愁入。
重阳纵自无风雨,轻阴锁断天际。
消剩烟痕,逗残日影,酿出十分秋意。新寒似水。
怎枫染添红,柳沾损翠。
对此茫茫,旧人新雁甚情味。江亭前事暗记。
画阑朱褪尽,今共谁倚。
淡彻愁心,浓遮远目,赢得平原如此。相望未已。
奈雾驿霜邮,尺书慵寄。点破沈冥,晚霞风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