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市逃名利,清明照日边。
隆冬霜里柏,盛夏火中莲。
纯行浑无玷,嘉言剩有传。
归全复何憾,吾党独呼天。
朝市逃名利,清明照日边。
隆冬霜里柏,盛夏火中莲。
纯行浑无玷,嘉言剩有传。
归全复何憾,吾党独呼天。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包恢的作品,名为《挽吴准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思想情操。
“朝市逃名利,清明照日边。” 这两句表明作者不愿意参与早市的喧嚣,以免受到世俗功利的污染,而是选择在清明的光照下,保持心灵的纯净和宁静。这里的“名”指的是社会上的名声,“利”则代表了物质的追求。
“隆冬霜里柏,盛夏火中莲。”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品格。即使在严寒的冬天(隆冬),柏树依然挺立;同样,即便是在炎热的夏日(盛夏),莲花也能在火中保持其清洁。这两种植物形象分别代表了坚韧和纯洁,暗示作者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纯行浑无玷,嘉言剩有传。” 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于行为的要求,即追求纯正无瑕。同时,他认为美好的言论虽然不多,但依然值得流传后世。
“归全复何憾,吾党独呼天。”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超脱尘世的心境。作者似乎在说,即使回到平淡的生活中,也无需感到任何遗憾,因为他与同道之人,只有向往那高远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植物特性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于品格和言论的严苛要求。
凤历书元,龟图画泰,瑞蓂两两初开。
舞风仙子,飞雪拥春来。
平荡人间险秽,端为你没点尘埃。
清明世,冰辉太洁,鸥鹭莫惊猜。
儿孙,同劝寿,桃添西阆,兰绕南陔。
看琼玉妆成,万瓦楼台。
飘洒风流酥满盏,浑疑醉,月影蓬莱。
从今去,诗高未老,点化尽多才。
正朱明时侯,院宇清和,庆逢佳节。
梦应熊罴,尧蓂翻三叶,罗绮如云,寿杯争劝,竞起歌新阕。
瑞气氤氲,祥云缭绕,玉炉频爇。
溪室封功,几多勋业,首冠今朝,一时英杰。
得配侯门,岂不惭疏拙。
彩凤和鸣,早膺荣擢。
增盛斑衣列。
福禄无穷,年过卫武,辉光阀阅。
仅二十日。
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秾茂尤异。
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白居易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抛芍药挂高枝。
云埋水隔无人识,唯有南宾太守知。
红似燕支腻如粉,伤心好物不须臾。
山中风起无时节,明日重来得在无。
已愁花落荒岩底,复恨根生乱石间。
几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抛掷在深山。
同寄。
省其诗,乃十五年前初及弟时,赠长安妓人阿软绝句。
缅思往事,杳若梦中,怀旧感今,因酬长句】白居易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
偶助笑歌嘲阿软,可知传诵到通州。
昔教红袖佳人唱,今遣青衫司马愁。
惆怅又闻题处所,雨淋江馆破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