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山半寺,幽景独牵吟。
云锁定僧室,鹿眠庭桧阴。
石峰岑隐隐,金殿气森森。
到即无他念,令人有道心。
巍峨山半寺,幽景独牵吟。
云锁定僧室,鹿眠庭桧阴。
石峰岑隐隐,金殿气森森。
到即无他念,令人有道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的山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向往和敬慕之情。
"巍峨山半寺,幽景独牵吟。" 开篇即以宏伟的山势和孤独的寺庙作为背景,设置了一种超然世外、心境宁静的氛围。
"云锁定僧室,鹿眠庭桧阴。" 这两句通过云雾缭绕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寺院的幽深与神秘,而鹿在庭院中安然入睡,则展示了这里的平和与自然之美。
"石峰岑隐隐,金殿气森森。" 石峰的层叠如同山脉的脉络,金殿则显得庄严而又肃穆,这两句加深了寺院的神圣感。
"到即无他念,令人有道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到此地后的内心变化,无其他杂念,只剩下对佛法修行的专注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寺景象的精细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意境。
粉里归来十二春,怜师心似我心淳。
他时行满重相见,兜率天上第几人。
蛟龙养鬐鬣,当在浩浩浔。
虎豹养文采,当在巍巍岑。
我无太山高,我无沧海深。
斗水与堆阜,恐未慰此心。
世人作肥字,正如论馒头。
厚皮虽然佳,俗物已可羞。
字法叹中绝,今将五十秋。
近日稍稍贵,追踪慕前流。
曾未三数人,得与古昔俦。
古人皆能书,独其贤者留。
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求。
不知前日工,随纸泯已休。
颜书苟不佳,世岂不宝收。
设如杨凝式,言且直节修。
又若李廷中,清慎实罕侔。
乃知爱其书,兼取为人优。
岂书能存久,贤哲人焉廋。
非贤必能此,惟贤乃为尤。
其馀皆泯泯,死去同马牛。
大尹欧阳公,昨日喜疾瘳。
信笔写此语,谓可忘病忧。
黄昏走小校,寄我东郭陬。
缀之辄成篇,联以助吟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