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娆厌红紫,来赏玉湖秋。
亭亭水花凝伫,万解冷香浮。
初讶西风静婉,又似五湖西子,相对更风流。
翠涧宝钗滑,重整玉搔头。泛云腴,歌白雪,卷琼瓯。
尊前共花倾倒,一醉洗闲愁。
屈指秋光能几,歌咏太平风景,佳处合迟留。
更倩月为烛,散发弄扁舟。
妖娆厌红紫,来赏玉湖秋。
亭亭水花凝伫,万解冷香浮。
初讶西风静婉,又似五湖西子,相对更风流。
翠涧宝钗滑,重整玉搔头。泛云腴,歌白雪,卷琼瓯。
尊前共花倾倒,一醉洗闲愁。
屈指秋光能几,歌咏太平风景,佳处合迟留。
更倩月为烛,散发弄扁舟。
这首元代胡祗遹的《水调歌头·赏白莲招饮》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莲的优美画面。诗人以“妖娆厌红紫”起笔,表达了对繁花落尽后白莲的独特喜爱,白莲的素雅之美让人心生厌倦于俗艳的红紫花朵。接着,“来赏玉湖秋”点明了赏莲的季节和地点,玉湖秋色更显白莲的洁净与高洁。
“亭亭水花凝伫,万解冷香浮”两句,通过“亭亭”形容白莲挺立的姿态,而“万解冷香”则写出莲香淡雅,随风飘散,给读者带来清冷而宜人的感觉。诗人将白莲比作“西风静婉”和“五湖西子”,既赞美其静态的娴雅,又赋予动态的灵动,形象生动。
下片转向宴饮场景,诗人与友人泛舟湖上,品茗唱歌,借酒浇愁,享受着太平盛世的美好时光。他们感叹秋光易逝,美景难留,希望能在此佳处多停留,甚至邀请月光为烛,放开心态,任由散发披肩,自在地划动扁舟。
整首词以赏莲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太平盛世的珍惜之情。
双溪雪消水生波,有客袖句来相过。
自言平生有诗僻,摆落世故工吟哦。
不愿垂腰连六印,不愿爰田封万户。
唯于前辈识苏黄,却向古人窥李杜。
呜呼断弦谁续髓,风雅道丧骚人死。
三山先生真若人,独将诗坛壁孤垒。
此翁笔力回万牛,淡处有味枯中膏。
有时奇险不可迫,剑门石角钱塘涛。
源流不嗣江西祖,自有正宗传法乳。
请君去直箭锋机,归来听我禾山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