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归道中二首·其一》
《东归道中二首·其一》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岁月老将至,江湖春未归。

传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

何必劳知己,无名亦息机。

(0)
注释
行役:指长期在外奔波或任职。
始知非:开始认识到过去的忙碌并非必要。
岁月老将至:形容年龄渐长,时光荏苒。
江湖春未归:比喻世事变迁,春天般的美好尚未回归。
天爵:古代称天子所赐的爵位,象征高贵。
儒衣:指儒者所穿的服装,象征文化与礼仪。
劳知己:麻烦朋友或知己。
息机:停止机心,指心境淡泊,不求名利。
翻译
一生以来,我忙于奔波,今天才明白并非如此。
时光匆匆,年华已老,春天的江湖仍未归来。
家族传承的荣誉如同上天赐予的爵位,祭祀时我们穿着儒雅的衣物。
何需劳烦知己,即使默默无闻,也能让心境平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名为《东归道中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感慨和生活态度的抒情之作。

“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诗人回顾了一生忙碌奔波的事业,终于在今天意识到这些努力可能并非真实所求。这里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岁月老将至,江湖春未归。”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华渐老,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美好依旧怀有向往之情,尤其是那未曾返回的江湖春色。这两句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自然美景永恒性的无奈感受。

“传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诗人提及家族中的祖先可能拥有某种尊贵的地位,而在祭祀活动中,穿着儒家的服饰。这两句强调了对家庭和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维系。

最后,“何必劳知己,无名亦息机。”诗人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不再为寻求外界的认可而劳心费神。即使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就,也无需过分在意,因为内心已经找到了平静。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个人的精神追求之间达成的某种平衡。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圣寿山休暑

桐相山西暑气微,碧萝凉吹透絺衣。

岩前倚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

白眼看人多变态,青云得路有危机。

下方风浪休回首,深闭柴门到夕晖。

(0)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0)

香炉

铁铸小香炉,壁环平口铺。

麝焚葵叶大,兽齧竹根趺。

净几群书外,闲堂一物无。

中间任灰烬,终与蕙兰俱。

(0)

题杨补之画梅

翠筱横侵鹤膝枝,江南篱落雪残时。

杨郎笔下烟岚集,留作晴窗觅句资。

(0)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二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0)

游道场山何山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

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

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

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

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