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望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
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
晓望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
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中的人物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晓望疏林露满巾"写出了清晨微露湿润了头巾的情形,既是对自然细腻观察的结果,也表现出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时的闲适心境。
"碧山秋寺属闲人"则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寺庙所在,透露出寺庙归属于那些追求精神宁静的人。这里的“碧山”给人以深远而宁静的感觉,而“秋寺”更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溪头尽日看红叶"中,“溪头”指的是溪流的上游部分,这里诗人沉醉于观赏着四周变色的枫叶,体现出对自然美景无限的情怀。"却笑高僧衣有尘"则表现了诗人对一位高僧的观察,那位高僧虽然生活在深山中,但其衣服上仍沾染了世俗的尘埃,引发了诗人的会心一笑。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生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佛法的一种超然与豁达的态度。
碧空云敛,看团圆三五,古今同羡。
秋满小筵花径里,恰是良宵庭院。
桂魄浮光,兰心度馥,拜罢纤腰倦。
倚阑遥望,星河天外微粲。
且把玉斝频酬,绣帘全卷,举烛开家宴。
只觉管弦声入破,何处宫商细按。
愿祝椿堂,年年此夜,百岁长清健。
最佳风月,几回洗盏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