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往陆川江上逢吴明府夜酌》
《将往陆川江上逢吴明府夜酌》全文
明 / 何其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何期仙令下蓬莱,忽接藤江彩鹢催。

望气已知云外度,探奇犹自雪中来。

方舟客似山阴兴,对酒人如御李回。

顿觉椰榆惊染翰,纤纤孤月共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在陆川江上与吴明府夜饮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首句“何期仙令下蓬莱”,以“仙令”喻指吴明府,蓬莱则象征仙境,表达了诗人对吴明府的尊敬和对其非凡魅力的赞美。接着,“忽接藤江彩鹢催”,藤江是地名,彩鹢则是装饰华丽的船只,此处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藤江上的快速行进,暗示了聚会的突然到来和热烈气氛。

“望气已知云外度,探奇犹自雪中来”,这两句运用了神话色彩的描写手法,通过“望气”和“探奇”的行为,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吴明府的超凡脱俗。

“方舟客似山阴兴,对酒人如御李回”,这里使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方舟”,意为同舟共济,比喻诗人与吴明府之间的深厚友谊;二是“山阴兴”和“御李回”,分别出自《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用来形容饮酒时的畅快与豪情。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吴明府在夜宴中畅饮、谈笑风生的场景。

最后,“顿觉椰榆惊染翰,纤纤孤月共徘徊”,“椰榆”可能是指椰树或榆树,此处借以形容夜色中的景物,而“染翰”则指用笔书写,暗示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提笔欲书。同时,“纤纤孤月”与“共徘徊”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夜宴的热闹与欢愉,也展现了诗人与吴明府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何其伟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汪廷器冰雪盟卷

徂徕公,渭川子,孤射仙人相鼎峙。

平生不啻刎颈交,冷面铁心无彼此。

天寒地折万木僵,满眼冰雪人走藏。

三君独不改颜色,特立乾坤如雁行。

牡丹芍药谁主张,敢作花相称花王。

毅哉三君渺何许,倏见精神照溪渚。

虚堂白日光射人,六月萧然不知暑。

云湖陶生欲学文湖州,勾勒写此潇湘秋。

向闻去作海东客,更遣虬枝动池墨。

兴来忽忆太守梅花孙,胸中春意万斛不可论。

水香月影久芜没,高足却在雷溪村。

越国闻孙谙画诀,一见丹青识优劣。

红绿纷纷不直钱,重是三图比三绝。

老我北行方治装,披图为了半日忙。

岁寒有盟谁可续,酒酣击节歌声长。

(0)

次韵贺李若虚宪副得男

每见杭人问再三,行台秋日可生男。

椷题麟绂俄传喜,庆乏犀钱却负惭。

从昔有闻仙李在,继今相属海榴堪。

知君苦瘦常悭饮,不道春来不尽酣。

(0)

题吴原博谕德医俗亭

我家篁墩上,绝类筼筜谷。

长怜此君净,不解砭予俗。

吴君结亭子,潇洒延众绿。

清吟答天籁,尘鞅谢烦逐。

分明食肉相,兼此林下福。

斋居开墨本,已觉幽韵足。

君才何可当,风采如植玉。

拟试国医手,坐遣元气复。

江南渺烟雨,因之动遐瞩。

汗青我终惭,笋谱或能续。

(0)

杨叔瓛地官挽歌六章·其三同居里

门前乔木翠生烟,一姓同居几百年。

闻说省郎无恙日,紫荆花下酒如泉。

(0)

因讲春秋召陵有感再用前韵

斜日难回曙影曈,王心消歇霸心隆。

屈人包匦菁茅问,照眼牲盘歃血红。

万世纲常尊孔子,一时民物赖桓公。

东都不是无元宰,谁为天王达四聪。

(0)

和韵萧文明给事留别

一日春风满帝京,独怜回首送君行。

恩纶已觉苏凋瘵,谪籍终应雪姓名。

都下旧桃留赏约,道旁新柳识离情。

瘴乡山水原多幸,嬴得珠玑照眼明。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