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曹之才》
《和曹之才》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林不可住,欲隐更何之。

春去已多日,客愁无了时。

斜阳依树下,明月到门迟。

閒事谁消遣,陶潜一卷诗。

(0)
翻译
山林不再适宜居住,想要隐居又能去哪里。
春天已经过去许多天,游子的忧愁没有尽头。
夕阳缓缓落在树下,明亮的月亮迟迟不来。
闲暇之事有谁能消磨,只有陶潜的诗卷可供寄托。
注释
山林:指远离尘世的自然环境。
欲隐:想要隐居。
何之:何处去。
春去:春天离去。
客愁:旅人的忧愁。
无了时:没有停止的时候。
斜阳:傍晚的太阳。
依树下:靠在树下。
明月:明亮的月亮。
到门迟:迟迟未升至天空。
閒事:闲暇之事。
消遣:打发时间。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一卷诗:一本诗集。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山林不可住,欲隐更何之。”表明诗人虽然渴望逃离尘世,归隐于山林,但却发现这并非易事。这种冲动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春去已多日,客愁无了时。”则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人的旅途愁绪。春天已经过去许多日子,而作为行者的心中却充满了无法排遣的忧愁。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无尽旅程的担忧。

“斜阳依树下,明月到门迟。”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夕阳余晖洒在树梢,清辉如织;明月则似乎不急于行走,缓缓地来到了门前。这段落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境。

“閒事谁消遣,陶潜一卷诗。”最后两句通过提及陶渊明(陶潜),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寻求慰藉和寄托。陶渊明的诗作如同心灵的港湾,为诗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压力与内心追求之间所体验到的矛盾和无奈。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次韵任况之见赠·其二

知君幼好切云冠,肯为浮名俛首干。

应笑严徐吐唇吻,欲呼屈宋作衙官。

地偏心远人知少,酒熟诗成我自欢。

诗诵髯刘枯槁句,秕糠万事百忧宽。

(0)

与王子敏相别十年今在汝见招以书往从之闻其斋素卧病以诗劝之肉食

已矣君休问十年,相逢定怪两华颠。

长卿犹作文园令,苏晋长斋绣佛前。

隐几不堪居士病,在家空学小乘禅。

隙驹安用徒劳苦,为我西来数击鲜。

(0)

次韵范信中

将军山林士,本无轩冕意。

乘流亦悠悠,得坎便止止。

平生剧孟徒,作诗建安似。

曹刘或争先,沈谢何足拟。

人穷语益工,天或相夫子。

念君绿发初,四海一身耳。

要见元鲁山,万里立自致。

许君窥藩篱,竟以身后委。

翩然复蹑蹻,便非昔隐几。

功名颇见迫,终欲老云水。

岂料小卜筑,一溪城市里。

从兹傥来物,不足置愠喜。

用寻巢许游,无愧汝颍士。我有?稏田,君多樱笋美。

杖屦日往来,风流岂不伟。

(0)

秋日牡丹

金风淅沥叶飞黄,独倚殊姿逞艳阳。

谁道化工无鉴别,故应奇特属花王。

(0)

再和.马祖岩

去来踪迹等游尘,谁向蘧庐觅道根。

岩穴故应无别异,镌题空有姓名存。

(0)

行次渑池道中

十年两度到秦川,每忆东归意浩然。

何况驱车度殽渑,眼前都是好风烟。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