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衔飞阁。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
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
梦不到、乌衣帘箔。
结绮临春歌舞散,大江流、尚绕青山郭。
悲自语,檐边铎。滔滔东下风涛作。
俯层阑、鼋鼍出没,雪山喷薄。
况是清秋明月夜,何处船楼吹角。
早惊起、南飞乌鹊。
估客船从巴蜀下,看帆樯、半向青天落。
吾欲醉,骑黄鹤。
绝壁衔飞阁。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
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
梦不到、乌衣帘箔。
结绮临春歌舞散,大江流、尚绕青山郭。
悲自语,檐边铎。滔滔东下风涛作。
俯层阑、鼋鼍出没,雪山喷薄。
况是清秋明月夜,何处船楼吹角。
早惊起、南飞乌鹊。
估客船从巴蜀下,看帆樯、半向青天落。
吾欲醉,骑黄鹤。
这首《贺新郎·登燕子矶阁望大江作》由清代诗人宋琬所作,通过对燕子矶阁的登临与大江的遥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开篇“绝壁衔飞阁,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描绘了燕子矶阁矗立于峭壁之上,仿佛与天空相接,其险峻与秀美并存的景象,引人遐想这壮观建筑的建造者。接着,“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的长河,以“六代”象征古代多个朝代的更迭,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而“烟冷千寻铁索”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沉重。
“梦不到、乌衣帘箔。结绮临春歌舞散,大江流、尚绕青山郭”四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乌衣巷的帘箔已成梦中之景,昔日的结绮阁和临春殿中歌舞升平的场景早已消散,唯有大江依旧流淌,环绕着青山古城,呈现出一种历史的永恒与自然的不朽。
“悲自语,檐边铎。滔滔东下风涛作。俯层阑、鼋鼍出没,雪山喷薄”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情感。檐边的铎声在风涛中回响,鼋鼍在江水中游弋,雪山的喷薄似乎预示着某种力量的涌动,这一切都让人心生感慨,既有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深思。
最后,“滔滔东下风涛作。俯层阑、鼋鼍出没,雪山喷薄”四句,以动态的画面收束全词,不仅描绘了江面的波涛汹涌,还暗含了对未来的想象与期待。而“况是清秋明月夜,何处船楼吹角”则将时间定格在清秋明月之夜,船楼上的号角声在静谧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为整首词增添了一抹凄美的氛围。
“早惊起、南飞乌鹊。估客船从巴蜀下,看帆樯、半向青天落”两句,通过南飞的乌鹊和从巴蜀下行的商船,展现了繁忙的水上交通景象,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漂泊与追求。而“吾欲醉,骑黄鹤”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希望在这样的美景中沉醉,甚至幻想能够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骑鹤而行,超脱尘世。
整首词以燕子矶阁为背景,通过对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益得岂易,一游营亦难。
地偏如避俗,春早自排寒。
霖潦逢初霁,年华念欲单。
支筇卜遐眺,挈榼展清欢。
茶坞千家密,梅林十里宽。
幽寻穷窈窕,危陟遍巑岏。
有地堪肥遁,幽人卜考槃。
后前罗峻岭,左右绕惊澜。
西望双藤老,南瞻巨石盘。
千章丛古木,九畹秀崇兰。
手板看苍翠,军持上激湍。
醉乡因蚁酎,水厄为龙团。
晚景云低树,归途雨压冠。
明惊烽火逼,小艇起前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