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得岂易,一游营亦难。
地偏如避俗,春早自排寒。
霖潦逢初霁,年华念欲单。
支筇卜遐眺,挈榼展清欢。
茶坞千家密,梅林十里宽。
幽寻穷窈窕,危陟遍巑岏。
有地堪肥遁,幽人卜考槃。
后前罗峻岭,左右绕惊澜。
西望双藤老,南瞻巨石盘。
千章丛古木,九畹秀崇兰。
手板看苍翠,军持上激湍。
醉乡因蚁酎,水厄为龙团。
晚景云低树,归途雨压冠。
明惊烽火逼,小艇起前滩。
三益得岂易,一游营亦难。
地偏如避俗,春早自排寒。
霖潦逢初霁,年华念欲单。
支筇卜遐眺,挈榼展清欢。
茶坞千家密,梅林十里宽。
幽寻穷窈窕,危陟遍巑岏。
有地堪肥遁,幽人卜考槃。
后前罗峻岭,左右绕惊澜。
西望双藤老,南瞻巨石盘。
千章丛古木,九畹秀崇兰。
手板看苍翠,军持上激湍。
醉乡因蚁酎,水厄为龙团。
晚景云低树,归途雨压冠。
明惊烽火逼,小艇起前滩。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十二月九日游览潭头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深深热爱。
首句“三益得岂易,一游营亦难”表达了游览山水的不易,隐含着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地偏如避俗,春早自排寒”描绘了远离尘嚣、春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霖潦逢初霁,年华念欲单”则通过雨后的晴朗天气,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
“支筇卜遐眺,挈榼展清欢”写出了作者在山间漫步,寻找美景,享受清雅之乐的情景。“茶坞千家密,梅林十里宽”描绘了茶田密布、梅花盛开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幽寻穷窈窕,危陟遍巑岏”则通过深入幽谷、攀登险峰的描述,展现了探索自然奥秘的乐趣。
“有地堪肥遁,幽人卜考槃”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后前罗峻岭,左右绕惊澜”描绘了山岭连绵、水流湍急的壮观景象。“西望双藤老,南瞻巨石盘”通过远眺老藤与巨石,展现了自然界的古老与雄伟。“千章丛古木,九畹秀崇兰”则通过古木与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
“手板看苍翠,军持上激湍”通过观察树木与水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致欣赏。“醉乡因蚁酎,水厄为龙团”以酒与茶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晚景云低树,归途雨压冠”描绘了夕阳低垂、细雨蒙蒙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美。“明惊烽火逼,小艇起前滩”则通过烽火与小艇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
隆隆若浮屋,轩窗开两偏。
粉壁团扇洁,绣柱水龙蟠。
中设棐木几,书史列其间。
茶铛与酒臼,一一皆精妍。
歌童四五人,鼓吹一部全。
囊中何所有,丝串十万钱。
已饶清美酒,更办四时鲜。
携我同心友,发自沙市边。
遇山蹑芳屐,逢花开绮筵。
广陵玩琼花,中泠吸清泉。
洞庭七十二,处处尽追攀。
兴尽方移去,否则复留连。
无日不欢宴,如此卒余年。
高皇宝鼎北平迁,羽卫犹屯万灶烟。
养虎最宜防猝饿,调鹰莫更使多眠。
长江水绿千矛闪,大树旗红一的县。
匹马不嘶穿垒过,知君此际气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