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其一留侯归汉图》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其一留侯归汉图》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君不见,竹冠布衣位至尊,汉家丞相非高门。

骊山罪徒满阙下,黥面盗首王皆真。

当时入关佐天子,三杰首数韩王孙。

留侯儒者固益上,讵能刀笔同时论。

秦凶竟从赵高匿,楚虐幸有项伯恩。

英雄归汉有本末,丹青照水颜疑神。

平生折节黄石公,我怀独有沧海君。

咸阳原争两竖子,冥冥者鸿竟离群。

始知高视出一世,四皓未免趋风尘。

留侯功成即乞身,心所师者真其人,赤松黄石何足云。

(0)
鉴赏

此诗《留侯归汉图》由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张良(留侯)归汉的故事,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首句“君不见”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张良以平民之身辅佐刘邦,成就大业,成为汉初名相,却非出自贵族世家。接着,诗人以骊山囚犯、黥面盗首等形象对比,强调张良的非凡之处。三杰中,张良位居首位,以其智谋与忠诚,远非仅凭刀笔之士所能比拟。

诗人进一步分析历史事件,指出秦朝的灭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原因,如赵高的阴谋与项伯的恩惠。在英雄归汉的过程中,张良的角色至关重要,其智慧与忠诚被比作丹青照水,难以忘怀。

诗人提到张良曾向黄石公学习,表达了对张良师承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自比为沧海君,表达了对张良的深切理解和共鸣。在描述历史事件时,诗人特别提到了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以及最终张良选择归隐,表明他更重视内心的师承与精神追求,而非世俗的权力与地位。

全诗通过对张良归汉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精神追求的思考。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将历史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蕴。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和徐判院见惠诗篇·其四

吊往文高古战场,丽天星斗射寒芒。

也知深夺曹刘气,不用浓熏班马香。

(0)

足弱二首·其一

八十颓龄血气微,杖而后起固其宜。

尧夫有句君听取,脚力衰时药不医。

(0)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其三和容

君侯不与力科同,能事都归德行中。

矍相圃间唯孔子,和容堂上独韩公。

(0)

出闽中四首·其一

山行十日到吾家,腊尽归人惜岁华。

斗酒只鸡谁劳我,更须踏雪看梅花。

(0)

方叔元振元老同令侄舍人见访

联翩三凤接华裀,小阮驱车复后尘。

嵇吕相思千古事,后来命驾更无人。

(0)

题谭君诗集

建州衣钵传武功,山谷濠梁窥谢公。

谭君之诗何自工,君家诗有冰清翁。

野塘千顷涵秋风,资奁尽在奚囊中。

苏仙今已骑虬龙,野塘钓艇君谁同。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