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庙依傍青石嶂,行宫依托碧水流的宁静景象。水声与山色共同编织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此,可以感受到那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中“往事思悠悠”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
接下来的“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则是自然景观的变换,表现了时间流转与季节更迭的哲思。这里的云雨、烟花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们通过不断地出现和消逝,象征着世事无常。
最后两句“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啼猿,即猿啼,是古代对猿猴叫声的一种拟声词,常用以形容山林中的寂静和野性。在这里,它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而“何必近孤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行客,即旅途中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忧愁,因为他们不仅要面对旅途中的种种艰辛,还要承受内心的寂寞和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对生命流转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