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甫登朝日月昏,争知安石亦深源。
当时赤子何无禄,直自高曾误到孙。
夷甫登朝日月昏,争知安石亦深源。
当时赤子何无禄,直自高曾误到孙。
这首诗以谢安(字夷甫)入朝为背景,通过描绘他面临的政治风云和个人命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反思。首句“夷甫登朝日月昏”形象地刻画了谢安在复杂时局下出场的情境,暗含局势动荡之意,日月昏暗象征着政治的不明朗。
次句“争知安石亦深源”则暗示了谢安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深远的政治渊源,可能指的是他的家族背景和才智,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深刻理解和影响力。“深源”二字寓言性地揭示了他的复杂身份和深厚底蕴。
第三句“当时赤子何无禄”表达了诗人对无辜百姓的同情,认为在那样的乱世中,即使是像谢安这样的人物,也无法完全保护他们免受苦难,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不幸。
最后一句“直自高曾误到孙”将责任归咎于谢安的祖辈,暗示了家族的荣耀与衰落,同时也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家族历史的紧密联系。这句诗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批评了谢安家族的兴衰与他个人的决策有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咏史的形式,通过对谢安的描绘,寓言般地探讨了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以及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麦秋天气,正玉杓斡暑,熏弦鸣律。
浴佛生朝初过也,还数佳辰三日。
筮水呈祥,梦熊叶庆,宝运符千一。
太平朝野,异人端为时出。
须信家世蝉联,乃翁遗范在,子孙逢吉。
雾隐巢云聊寄傲,行矣飞英腾实。
瀑布泉清,炉峰气秀,光映霞觞溢。
萱堂争看,彩衣红堕双橘。
无才且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
从此免称乡贡进,且须走马东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