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卧江海,屡经故国秋。
闭门览群动,自得静者谋。
仙宰有逸兴,强我北渚游。
时值七月望,寒蝉叫新秋。
槐柳夹修岸,山鸟鸣啁啾。
搴帷望孤屿,回桡背古丘。
歌声上云汉,玉管吹汀洲。
须臾绿烟灭,好月尊前浮。
皎如瑶台镜,泻作金波流。
仙人垂素足,桂树枝相樛。
扫石布瑶斝,弄水惊素鸥。
风飘寒梧响,露下莎鸡愁。
清景不可奈,中夜仍淹留。
归路怅明发,此欢焉可求。
抱病卧江海,屡经故国秋。
闭门览群动,自得静者谋。
仙宰有逸兴,强我北渚游。
时值七月望,寒蝉叫新秋。
槐柳夹修岸,山鸟鸣啁啾。
搴帷望孤屿,回桡背古丘。
歌声上云汉,玉管吹汀洲。
须臾绿烟灭,好月尊前浮。
皎如瑶台镜,泻作金波流。
仙人垂素足,桂树枝相樛。
扫石布瑶斝,弄水惊素鸥。
风飘寒梧响,露下莎鸡愁。
清景不可奈,中夜仍淹留。
归路怅明发,此欢焉可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抱病在江海边休养,多次经历故乡的秋天,闭门静思,自寻内心之策的情境。诗中提到与仙人一同出游,正值七月十五夜,寒蝉鸣叫,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沿途槐柳夹岸,山鸟啼鸣,诗人乘船至孤屿,背对古丘,歌声与玉管声交织,仿佛与天上的云汉相接。月光皎洁如瑶台镜,倒映在流动的水面,仙人垂足,桂树枝条相互缠绕,诗人布置瑶斝,戏水惊起白鸥。风吹梧桐,露降莎鸡哀愁,美景令人难以忘怀,夜晚仍不愿离去。清晨归来,心中满是不舍,这样的欢愉难以再次寻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箨龙出丛林,脱锦露新绿。
昂藏引头角,密密均节目。
娟然尘外姿,云雾腻寒玉。
翠满东窗阴,心眼扫恶俗。
虚静颇道情,清癯见风骨。
惠我不老春,为谁无弦曲。
葛陂蛰时事,第恐雷雨促。
不能留高閒,双碧淡相瞩。
温风在山谷,青紫班芳妍。
浩然春公心,不作彼此偏。
其来初无像,荣事亦自然。
云容淡如鹤,草色齐腻烟。
竹萌裹豹裤,蕨茁引儿拳。
盘箸富可喜,齿颊甘亦便。
山水濯尘念,风云会前缘。
苇江怀道人,拥众几两千。
顶门眼照世,胸中海吞川。
同雏丹山巢,羽成各翔迁。
而今欲住集,相见而忘年。
执鞭驱并驾,未愧无綵鞯。
白鸥行作伍,水蔬对烹煎。
抚摩青石牛,不得陪高眠。
将趋皖口市,就买莎郎船。
回首谢诸祖,觉法吾所天。
慧灯耿不夜,心花芳枝联。
后日儿孙辈,莫怪森罗前。
温风促客下云岭,触处无心即道游。
得坐会当明变豹,出门须解倒骑牛。
冲烟筇入青萝径,载月船回白鸟洲。
中外夷犹功迹绝,㳷然天水一成秋。
实相无空无不空,将不空执尚违宗。
一多无位谁分别,万象森罗一镜中。
庵本非庵开不开,灵知自性即如来。
寻源穷处烟霞伴,南岭风光近日回。
上无片瓦下无锥,被喧卜静了无依。
多求欲叩无心者,既了无心岂是非。
若将色见普庵人,未免随流不契津。
千里无来同受用,纵横妙用自家珍。
莫怪渠侬不出头,了心非相永无求。
相逢谁觉梦中梦,浪静闲乘般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