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逢旷典庆丹墀,正是中秋月望时。
虎拜楼前新礼乐,山呼阶下旧威仪。
箴从大宝金为鉴,歌和长春酒进卮。
最喜连朝翻衮袖,且传达孝万方知。
欢逢旷典庆丹墀,正是中秋月望时。
虎拜楼前新礼乐,山呼阶下旧威仪。
箴从大宝金为鉴,歌和长春酒进卮。
最喜连朝翻衮袖,且传达孝万方知。
这首诗描绘了在中秋月圆之夜,皇帝举行盛大庆典的情景。诗人温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庆典的庄严与隆重。
首句“欢逢旷典庆丹墀”,开篇即点出庆典的盛大与庄重,丹墀象征着皇宫的高雅与神圣,表达了对庆典的热烈欢迎与庆祝之情。
接着,“正是中秋月望时”一句,将时间点定在中秋佳节,月亮圆满之时,营造出一种团圆与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丰收与圆满。
“虎拜楼前新礼乐,山呼阶下旧威仪”描绘了庆典现场的壮观景象。虎拜象征着臣民对皇权的敬畏与恭顺,新礼乐则体现了庆典的创新与庄重。山呼阶下旧威仪,则是传统礼仪的延续与尊重。
“箴从大宝金为鉴,歌和长春酒进卮”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庆典的仪式感与文化内涵。大宝金鉴象征着国家的财富与尊严,而歌和长春酒进卮则体现了庆典中的音乐与美酒,增添了欢乐与祥和的气氛。
最后,“最喜连朝翻衮袖,且传达孝万方知”表达了对皇帝德行的赞美与敬仰。翻衮袖是古代帝王的一种服饰礼仪,象征着皇帝的仁慈与宽厚。传达孝则是强调皇帝对父母的孝道,体现了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庆典的宏大场面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了对君主德行的颂扬与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
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阑干独自愁。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
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
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
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
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丹青变化不可寻,翻空作有移人心。
犹言雨色斜拂座,乍似水凉来入襟。
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
披图拥褐临水时,翛然不异沧洲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