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骨松筋风貌殊,不言名姓绝荣枯。
寻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无。
身带烟霞游汗漫,药兼神鬼在葫芦。
只应张果支公辈,时复相逢醉海隅。
鹤骨松筋风貌殊,不言名姓绝荣枯。
寻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无。
身带烟霞游汗漫,药兼神鬼在葫芦。
只应张果支公辈,时复相逢醉海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道人的形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其不俗的风采和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开篇“鹤骨松筋风貌殊,不言名姓绝荣枯”写出了道者的清瘦与高洁,他们不追求世间的名利,已经超越了凡人的荣辱。
诗人通过“寻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无”这两句,表达了对道者日常行走市井却又与世俗保持距离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藜杖”象征着隐逸之士,而“商山”则往往用来指代隐居的地方。
在“身带烟霞游汗漫,药兼神鬼在葫芦”中,诗人描绘了道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他们体内蕴含着仙气,与自然界的精灵交通,甚至能够制服鬼魂。这里的“烟霞”、“葫芦”都带有一定的仙境色彩。
结尾两句“只应张果支公辈,时复相逢醉海隅”则是对历史上著名隐逸者的点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偶尔与道者相遇、共同享受酒宴乐趣的向往之情。这里的“张果”和“支公”都是古代有名的隐士。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超凡脱俗、生活自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者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