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初冬候,顽云冻不消。
风威连夜动,雪意挟寒骄。
官冷装寒薄,川回得信遥。
山中多故旧,何用作书招。
值此初冬候,顽云冻不消。
风威连夜动,雪意挟寒骄。
官冷装寒薄,川回得信遥。
山中多故旧,何用作书招。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寒冷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值此初冬候,顽云冻不消”,点明季节与天气状况,初冬时节,顽固的乌云冻结在空中,难以消散,营造出一种沉闷而寒冷的氛围。接着,“风威连夜动,雪意挟寒骄”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凛冽,夜晚的风势强劲,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花,寒气逼人,展现出冬日的严酷。
颔联“官冷装寒薄,川回得信遥”则转而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感受。官道上因寒冷而显得更加清冷,河水回流,传递着远方的消息。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官场冷清、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与向往。
尾联“山中多故旧,何用作书招”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老友的思念之情。即使在寒冷的冬日,心中仍怀有温暖,希望与老友相聚。然而,诗人并未直接表达出邀请之意,而是以问句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初冬严寒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部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长陂水落鱼龙冷,芙蕖堕香菱叶靓。
采莲犹系青娃船,萍藻中间照妆影。
岸上人语积渐稀,罗袂掩面踏船归。
亦知明年荷复出,但恐绿鬓失芳菲。
人间白日不重午,黄金自可当年挥。
悲歌一声下江渚,回头更见鸳鸯侣。
落日悲风叶乱飞,藕丝愁绪俱千缕。
悴叶看复脱,远听无回音。
美环堕石砌,破碎安可任。
平生气颇逸,不受万事侵。
几因儿女曹,折尽壮士心。
南舟驾言迈,先垄行复寻。
感此重悽恻,何用荣朝簪。
床头富缃紩,囊中有素琴。
恨来煮白鹤,放歌青松林。
浮生易飘转,忽如车毂尘。
与子十年别,念君如旧贫。
感慨奏诗篇,况复届阳春。
为问城中景,一一及交亲。
白璧犹待价,巨鱼多戢鳞。
昔时富游子,忽为寒乞身。
荒芜积水处,时见红楼新。
贱子负干戈,依然羁旅人。
遭逢太平年,幸免罹苦辛。
感此人事变,对谈忽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