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相对自清神,移上阑干似写真。
窗外横斜因得月,水边凌乱正愁人。
瘦宜苔径偏留迹,雅比花阴不染尘。
何必临风香万斛,一枝摇弄自生春。
黄昏相对自清神,移上阑干似写真。
窗外横斜因得月,水边凌乱正愁人。
瘦宜苔径偏留迹,雅比花阴不染尘。
何必临风香万斛,一枝摇弄自生春。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梅花在月光下的美丽身影,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清雅与高洁。
首句“黄昏相对自清神”,描绘了黄昏时刻,梅花独自绽放,散发出清幽之气,仿佛与天地间的一切都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移上阑干似写真”一句,将梅花的姿态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像,生动地表现了梅花在月光下如画般的美丽,仿佛是艺术家精心绘制的杰作。
“窗外横斜因得月,水边凌乱正愁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梅花在月光下的优雅姿态,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梅花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寂寞,引人深思。
“瘦宜苔径偏留迹,雅比花阴不染尘”则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品质,即使在荒凉的苔径上也能留下痕迹,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同时,梅花的高雅气质,不被尘世所污染,象征着纯洁与高尚。
最后,“何必临风香万斛,一枝摇弄自生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认为无需借助外力,一枝梅花就能带来春天的气息,强调了梅花内在的魅力与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在黄昏月光下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与品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