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孙廷宪训导之夏邑》
《送孙廷宪训导之夏邑》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好在孙明复,皋比夏邑临。

春归孟潴野,云散砀山阴。

梁宋诗书古,江淮控带今。

睢阳双庙在,为我一追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送孙廷宪训导之夏邑》。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孙廷宪即将前往夏邑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夏邑这一地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好在孙明复,皋比夏邑临”,以“好在”二字开篇,表达了对友人的亲切与祝福,同时点出友人将要前往的地方——夏邑。接着“皋比”二字,借用了古代学士坐席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在夏邑的场景,充满了文雅与庄重的气息。

“春归孟潴野,云散砀山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寓情于景,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着友人旅程的开始,如同春天的到来,充满生机与希望。

“梁宋诗书古,江淮控带今。”这两句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赞美夏邑这片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它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这里既提到了古代的梁宋地区,又提到了现代的江淮地带,体现了对夏邑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肯定。

最后,“睢阳双庙在,为我一追寻。”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期待,希望友人能探访睢阳的双庙,不仅是为了完成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寄托与慰藉。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祝愿,也蕴含了诗人对夏邑文化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通过对夏邑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对这片土地深厚人文底蕴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公无渡河

提壶公,向何方,止公勿渡公欲行。

妇人之言公不信,蛟螭纵横河水黄。

从公死,入河水,千载同作河中鬼。

(0)

送程校书昱分得柳字

离愁乱春鸿,客心醉江柳。

送君官亭路,忍把官亭酒。

远别自足悲,况是平生友。

行期似可缓,何即遽分手。

鸥鹭鸣上下,云帆递先后。

望望不尽头,落日三江口。

(0)

城西放歌·其一

太平桥外吹血腥,追奔黄?蹶门丁。

昨日纵横官地上,岂知恶极有天刑。

(0)

感古·其二

钜鹿诸侯伟战功,咸阳宫殿转头空。

如何盖世称无敌,也为虞兮泣帐中。

(0)

雨和仲礼

朱夏多淫雨,新凉报早秋。

疾雷翻电过,遥海蹴天浮。

无计回乾造,端居愧俗流。

滔滔天下溺,谁轸万人忧。

(0)

次舒庵见访韵

退食从容马首东,夕阳斜映柳营红。

扫门将帅遥相待,却讶寒斋访秃翁。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